常见问题
外语教师情绪劳动研究
用外语讲中国故事
“云连接论”研究
外语教材文化呈现
语言评价素养研究
“一带一路”语言人才培养
国内外外语教材编写研究
“产出导向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与实践探索
外语人才国际传播能力培养
如何选取理论框架
论文写作
研究方法选取
关于教学研究
审稿意见处理
审稿流程
作者资历
其他
1.如何确定选题?选题有哪些注意事项和方向?
首先,要明确选题是否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相联系。如果从理论出发,一定要有实践案例来演示该理论如何执行。如果从实践出发,最后一定要能够上升到理论,不一定是一个大理论,可能是一个微理论或一个教学原则,但不能只讲实践,比如一堂45分钟的课是如何上的。
其次,关于选题究竟选国外的还是国内的,我通过下面这个例子向大家呈现。最近有一位作者研究教师情绪劳动,这是国外后现代教师理论中的一种新理论,但是,她的研究对象是中国教师,并对国内的教学提出建议。我们期刊现在刊发的文章更多是国内的研究问题,这并不是说我们对国外的理论不重视,而是研究国外的理论一定要跟国内的情况相联系。当然,我们并没有计算过我们刊发的文章有多少研究国外的理论,有多少研究国内的理论,因为这不是我们决定稿件最终录用与否的标准,关键是一线教师读了你的文章以后,会不会觉得有灵感,有改进教学的愿望,或者说是否能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产生新的研究灵感。
总之,理论与实践、国外与国内要结合起来。
选题要有新意、有亮点,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能不能从这篇文章中得到启发,获得灵感,不能光是复制前人的研究。有教师可能会有疑问:我是一个新手,我早期做研究可能只能做一些复制性的研究。为了提高研究者的素质,复制性的研究是可以做的,但不一定都能很快发表。
另外,从培养教师素质的角度来看,每一个经验不丰富的教师都要通过行动研究,把别人走过的路再走一次,即experiential learning。虽然撰写的文章可能发表不出来,但可以把这种练习当作一个前期预备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慢慢发现一些问题,这也是大家正确对待实践,自己进行研究并发表论文的过程。
2. 是否接受综述类、语言加工、国际汉语教学方法、语言学史课程教学、非通用语种教学等方面话题的论文或教材研究的非实证论文?
如果非通用语种的教学论文只有实践,没有理论,是无法发表的,但若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论文,我们是欢迎的。
关于语言学史课程教学论文,例如教授文学、语言学概论的教师研究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只要研究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对教授类似课程的教师有所启发,我们也是欢迎的。
关于国际汉语教学方法的论文,如果还是借用传统的外语教育理论来研究国际汉语教学,可能我们就不大会刊登,但是如果基于国内新的理论假设,如续理论或产出导向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一些新尝试,如果有创新,能够对外语教育有所启发的论文,我们也是欢迎的。但是由于篇幅和版面有限,这类稿子不是我们的重点。
关于语言加工类文章,比如心理语言学方向的文章,我们是不刊发的,因为这类文章纯理论的内容更多,与我们的课堂教学联系比较少。
关于综述类文章,我们也不太希望刊发此类文章,比如对language processing的综述,因为对教学的启示不大,跟我们期刊定位不符。但是,如果是关于教学理论类的综述,对我们的实践及国内教学有所启示,是可以的。不过,综述类的论文实际上不太好写,究其原因,一是原始材料非常多,二是要梳理得特别清楚,三是要能够对未来的研究进行预测。要写好综述,一般来讲,都需要做一个博士论文,或者一直从事某方面研究的学者来完成,国外有期刊专门邀请在某个领域做了几十年研究的学者来撰写综述类文章,若自己的研究不够就来撰写综述类文章,这样的文章可能很难发表。
关于教材研究的非实证论文,文老师曾经在国内某期刊发表过一篇关于外语教材编写原则的文章,虽然这是一篇纯思辨性文章,但是基于作者多年编写教材的经验和教学经验凝练出来的原则,对现在的外语教材编写仍有指导意义,那么这类观点性文章是可以刊登的。但是,这类文章通常需要作者具备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某个领域有自己的看法,提出来的观点有新意,比如怎么建设新文科,这就是非实证性的。
3. 请问期刊对外语课程思政类教学文章有没有特别要求?
外语课程思政研究不要空谈理论,要有案例,案例要有理论依据。
4. 现在有一些期刊采用邀请权威学者组稿的方式收集稿件,请问主编老师们对此怎么看?这对学术生态会产生哪些消极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硕博生及刚毕业的青年学者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学术发表生涯?
首先,我们确实邀请某些学者组稿,但不都是权威学者的稿件,我们邀请的通常是对某个研究领域有新意的文章。
其次,组稿的文章也是按照正常程序审稿的,并不是说只要是组稿文章,我们就会刊发,所以对学术生态不会产生什么消极影响。实际上,我们是想让研究有专长的人能够引领学界的研究。
对于硕博生及刚毕业的青年学者,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研究领域,结合自己在硕博期间做的研究课题,进行深挖、拓展,但每年计划发表的论文数量是没有办法决定的,因为能否发表不取决于作者自己。
5. 请问老师们平时如何保持紧跟领域前沿,紧跟时事?如何了解前沿理论?
首先,要经常阅读最新的期刊,以了解最前沿的内容。其次,多关注国家颁布的文件,多听新闻联播,多看教育部网站,以了解时事,明确国家对我们的要求。总之,自己要不断学习,如果仅仅完成硕士或博士论文就不再继续学习,很快就会和前沿或时事脱离。
6. 选题怎样才能上升为一个有价值的学术问题,从而提高论文的内涵和意义?
确定论文研究选题至关重要。具体的论述方法包括对文献进行梳理,通过实证数据进行论述,通过理论或逻辑推论进行论述等。一篇论文的核心是论点,要从根本上对一个问题进行论述,要提出新颖的、有价值的论点。
7. 将前人得出的教学模型运用于自己的教学来做研究有意义吗?
可以参考前人所做的一些研究工作,但是要提出自己的新发现或在教学过程中比较独到的见解。无论是进行教学研究、语言学研究,还是其他方面的研究,敢于提出自己的论点是非常重要的。在学术成果产出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基于自己的观察,找好研究视角,在前人广阔的研究中挖掘尚未提及的观点,进一步拓展空间、润色研究内容。此外,老师们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要坚持独立思考、进行问题思辨。
8. 有价值的选题是源于大量阅读文献,还是多实践观察、反思,从而获得有新意的话题呢?
这两个方面都很重要,既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积累研究理论基础,接触最新文献;也需要多在实践中观察和反思,以获得有新意的话题,最重要的是提出自己的观点。
9. 期刊会接受关于学生学习成果评估和外语学生就读经验的研究吗?
这两类研究是符合期刊定位的,但我们要明确以下两点:第一,学生学习成果评估应当是课堂内外的自然环境下的学习研究,而不是在实验室严格的条件下进行的实验。研究方向可以是二语习得、心理语言学等,但我们重点关注二语习得、教学课程、教材编写、测试评估、教学课程实践等。第二,近期收到的这一类稿件主要涉及教学技术的运用、网络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并没有更多地呈现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成效。我们特别关注如何体现外语学习的特殊性、外语教学的特殊情境以及外语教学要求。
10. 小学英语论文的选题、内容、立意、论点应该如何提取和论述?小学英语课题应该怎么做?
第一,好的选题是有新意、有亮点的,可以选择自身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分享可行的解决方法,为其他老师提供一些借鉴。第二,在不同学段的教学中,如果要应用一个新的教学法,不能单纯地照搬,需要反复地进行行动研究,不断改良研究方案,提炼教学策略或路径,还需要站在读者的角度,要思考读者从这篇文章中,能得到哪些教学启示和灵感。
11.外语界近年来的研究问题越来越广泛,留给课堂教学类的版面有限,一线教师该如何面对教学和研究的割裂?
外语教学类文章应该既包括理论又包括实践,不能单纯地阐释理论,只在文章结尾提出一点教学启示。建议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依托自己的教学实践,提炼供其他教师借鉴的策略、原则和路径等微理论。有两条写作路径,第一从理论出发,用实践案例来演示该理论如何执行;第二从实践出发,最后上升到理论。
12.审稿意见中说选题有价值,但创新性不够,应该怎么努力修改?
创新性基本上包括研究方法创新、理论创新和研究数据创新,可以试试从新的研究方法、理论和研究数据上挖掘新角度。
13.如果运用扎根理论做教学设计研究会存在创新性不够的问题吗?
运用扎根理论做的研究一般是质性研究,一般不会存在创新性不够的问题。因为扎根理论的目的就是要提出一个新的理论框架,所以还是有一定创新性的,不会因为创新性不够而被拒稿。比如,以我们《外语教育研究前沿》期刊为例,一定是以教师关注的问题为研究重点。
14.如何把握热点话题?
关于期刊热点话题,一是多看看期刊新刊发文章关注的研究话题;二是多多了解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教学重点课题,可以从这些角度来思考、挖掘文章选题。
15.在研究初期如何判断自己的选题有没有价值?是否值得进一步研究?
以外语教学类文章为例,研究价值取决于是否解决了老师们实际面临的问题。例如,很多非通用语语种专业的学生从大一开始就不太想学这门语言。针对这种情况做出假设,可能是因为学生对语言的基本认知不足,所以缺乏学习动机。接着,设计研究方案,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语言,看看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果学生在充分了解这门语言后,认识到了语言的重要性,增强了学习动机。那么,研究结果对于其他非通用语语种老师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思路,这是很有价值的。
16.请问贵刊是否有课程思政专栏?
本刊在2021年第4期发表了“用外语讲中国故事专栏”,三位作者杨华老师、崔琳琳老师和孙曙光老师,分别从外语数字化叙事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演讲模块教学、跨文化模块教学等不同角度,探索他们如何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寻求课程思政的价值内容属性、彰显课程思政的教育实践属性。
概念解读
1.教师的情绪劳动和情感劳动是同一个概念吗?
情绪劳动和情感劳动这两个翻译本身没有特别大的差异,主要看在哪个学科运用得比较广泛,比如在教育学领域,情绪劳动、教师情绪使用更广泛。在外语教育领域,古海波、顾佩娅(2015)和胡亚琳、王蔷(2014)均使用“教师情感”这一表述,相应地,情感劳动较多被使用。
关于情绪和情感这两个词的差异,有人认为情感的范畴可能更大些,使用教师情感,一是因为情感这个词在外语教育研究历史上早就存在,如情感因素在二语习得中的影响。二是因为情绪一词在汉语的语义蕴涵中具有贬义,如“这个人好像有情绪”给人一种负面感觉,为了表示emotion是一个中性词,因此翻译为情感。
目前国内相关文献,既有教师情绪劳动,又有教师情感劳动,但其对应的英文表述均是emotion labor,则其差异可以忽略不计。
阅读情绪劳动的经典著作或早期的研究文章,可以发现emotion的翻译更倾向于情绪。因为情绪是一段相对强烈但又比较短促的内部体验、心理历程或一个事件。而情感相对来说是长期的、比较稳定的一种心智状态或倾向。情感的强度稍弱,不会有特别明显的变化,比较稳定,且缺乏明显的意向性。相反情绪劳动的过程恰恰体现出特定的原因(如情境、事件、关系)会激发非常强烈的特定情绪,并且存在于一个有始有终的短期事件中,能够呈现出我们如何去调控强烈而短促的情绪。因此,严格来说,情绪劳动更准确。但我们的确要尊重国内文献的翻译习惯,尤其是各个学科的翻译习惯。
在英语文献中,最早提出emotional labor这个术语的是Hochschild,emotional这个词在英语中也带有一种贬义,往往表示一种冲动,不够理性,甚至是任性。这也是后来一些学者,如Sarah Benesch教授建议将emotional labor改为emotion labor的原因。emotion本身比较中立,与labor搭配可以避免emotional带来的贬义。
推荐文献:
古海波、顾佩娅,2015,国际教师情感研究进展的可视化分析及其启示[J],《外语电化教学》(3):50-56。
胡亚琳、王蔷,2014,教师情感研究综述:概念、理论视角与研究主题[J],《外语界》(1):40-48。
2.就新手教师在师生交往中的情绪劳动这一选题构思过小论文,但不太清楚关键事件法用于研究这个选题的规范操作和适用性。
关键事件法是在案例研究中使用得越来越多的一种方法。Hargreaves在1998年做过一系列研究,探讨美国教师的情感,具体操作是询问教师在与学生、家长、同事、领导交往时,最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最不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然后对收集到的故事进行内容分析,最后得出教师在人际交往中的情绪体验,这是一个比较典型,也是关键事件法用得比较好的案例。
推荐文献:
Hargreaves, A. 1998. The emotional practice of teaching [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4: 835-854.
3.刚接触这一话题,请教专家们应该如何围绕这一话题展开深入学习和研究?如果以此话题作为博士论文的选题,该怎样切入,如何进行研究设计?
外语教师情绪劳动研究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思考:理论视角、研究话题、研究方法。首先是理论视角,包括心理—控制取向、建构—诠释取向、批判—行动取向三大理论视角,其中批判—行动取向视角的研究较少。其次是研究话题,可以关注高校教师、中学新教师、职前英语教师(师范实习生)等不同类型的教师。最后是研究方法,可以使用量化或质性研究方法,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是访谈、案例素材、情感日志等,如果想要对情绪劳动变化与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影响等进行更加细致的研究,可能需要更长期的数据收集过程。
刚开始接触教师情绪这一领域时,可以先阅读比较经典的文献,如尹弘飚老师在2016年发表的文章,然后阅读该篇文章参考文献中的一些重要文献,采取滚雪球的方式,并梳理情绪劳动的概念、教师情绪劳动的概念、策略的分类、情绪规则、研究启示和讨论等,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形成比较清晰的脉络。除此之外,还要关注最近新发表的文献,如System期刊上发表了很多相关文章。
关于对教师的情绪劳动进行长期调查,以新手教师为例,最开始偏向使用表层扮演、深层扮演等策略,但可以研究随着时间变化(如半年、一年、两年),教师对这些策略的偏好有没有改变呢?发生改变的因素有哪些呢?是否因为教师的情绪智力提高了或教学经验增加了,还是其他原因呢?当然,除了从教师的角度去研究情绪劳动,还可以采访学生,看看学生对教师的情绪劳动有什么样的认识,通过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数据为文章的观点提供证据。
在撰写论文时,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第一,选题要具体,否则很难有理论上的突破。第二,一定要重视文献,先要研究透文献中特别经典、做得特别好的研究,厘清研究设计的思路;同时,还要关注特别好的、权威的,或者最新的一些文献中提出的本研究的局限之处、未来的研究方向等,从中获取研究启示。
推荐文献:
Yin, H. 2016. Knife-like mouth and tofu-like heart:
Emotion regulation by Chinese teachers in classroom teaching [J]. Social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19: 1-22.
4.想了解一下目前语言教师情绪劳动和语言政策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国内的语言教师情绪劳动研究较少且不是很充分,对英语教师或外语教师来说,可以继续深入挖掘和探究。目前国内还鲜有关于语言教师情绪劳动和语言政策的相关研究,国外的System期刊在2022年第105卷刊登了Lee Her和Peter I. De Costa的文章“When language teacher emotions and language policy intersect: A critical perspective”,两位作者专门探究了语言教师的情绪和语言政策,虽然未直接提及语言教师情绪劳动,但已经把语言教师情绪和语言政策联系起来了。
丁晓蔚等学者于2022年在Sustainability期刊第14卷第3期上刊发了文章“Spiral Emotion Labor and Teacher Development Sustainability: A Longitudinal Case Study of Veteran College English Lecturers in China”。从标题来看,并没有直接提及语言政策,但文章主题是语言教师情绪劳动,在进行内容分析时,因为要梳理语言教师情绪劳动历时研究、变化趋势及其螺旋生成发展的特点,因此在文章讨论部分提到了我国的语言政策,尤其是大学英语课程的地位等给大学英语教师情绪劳动带来的影响。
另外,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很多民族语言方面的政策,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的语言、教师的情绪劳动是怎样的?其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究的问题。除了语言政策,一些教育政策,如“双减”政策下英语教师的情绪劳动如何?这也是一个特别值得研究的问题。
最后,对语言教师情绪劳动和语言政策相关研究感兴趣的教师可以在搜索文献时扩大搜索范围,除了搜索标题,还可以搜索主题,甚至是摘要,因为有些标题可能没有直接把语言教师情绪劳动和语言政策联系起来,但在具体研究内容中可能有所涉及,从而给研究者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通过这种方式,学者很有可能找到相关文献,若未发现,则说明这一选题十分值得去探究。
研究方法
5.请问情绪劳动对比分析有意义吗?问卷可编制对比研究吗?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1年第3期刊发高原老师和崔雅琼老师的《英语教师在教学改革中情绪劳动变化轨迹的质性个案研究》一文,文章表明情绪劳动对比分析是有意义的。当然,也可以把情绪劳动、教师主体性、教师身份等综合起来考虑,从而进一步开展相关的对比研究。
目前广为接受的情绪劳动量表,包括教师情绪劳动量表,基本上是对情绪劳动策略进行测量和分析,如果想进行对比分析,可参考丁晓蔚老师预计在2022年发表的一篇文章的思路。该文章探究教育信息化情境下高校外语教师的情绪劳动策略,参照尹弘飚老师的教师情绪劳动策略量表(针对学生或家长设计了13个问题),根据教育信息化这一特定情境及高校外语教师在职业生活中特定的、比较典型的互动对象,除了量表原有的策略维度,又增加了2个互动对象维度,分析高校外语教师面对不同互动对象(包括学生、同事、行政人员)时的策略,最终生成的问卷包含27个问题。问卷的信度、效度也比较理想,感兴趣的教师可以持续关注该篇文章的刊发情况。
6.情绪劳动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究竟有哪些关联?这一研究成果对于教师劳动效率的提升会有多大影响?如何将其运用于解决教师因情绪导致的职业倦怠、厌教、敷衍了事等现实问题?
探究以上问题更多采用量化研究。有些文献探究的是与情绪劳动有关的因素,如教师的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即教师能够准确地识别自己的情绪和他人的情绪,以采取合适行为的能力,可以简单理解为情商。如果一位教师的情商较高的话,他的情绪劳动策略使用会更加多样,教学实践可能也会更好。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教师是否具有幽默感?师生关系如何?机构文化怎样?这些都会影响教师的情绪劳动策略。实际上,情绪劳动是教师个人与环境之间进行互动的接口。
7.怎样测量教师情绪劳动?情绪劳动有哪些量化指标?
有以下几个量表和大家分享。一个是尹弘飙老师在2012年开发的情绪劳动策略问卷,针对所有教师,不一定是外语教师,另一个是东北师范大学刘宏刚老师及其同事发表在Frontiers in Psychology期刊上,针对我国外语教师情绪劳动的问卷。
基于量表的情绪劳动量化研究非常丰富,其中最基础、最传统的量表,包括尹弘飙老师在2012年开发的情绪劳动问卷,均是基于Diefendorff等人在2005年的一篇文章开发出来的,该文章的情绪劳动量表针对泛泛的员工,而尹弘飙老师在2012年本土化的量表专门针对教师,因此量表中的问题是针对学生的一些表述(items/statement)。
这些量表都是基于Hochschild及其追随者最传统、最经典的三个策略:表层扮演、深层扮演和真实表达。除此之外,Gross在2007年和2014年提出了情绪调节过程和策略模型,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开发了不同于基于表层扮演、深层扮演和真实表达三个策略的量表,Burić等人在2017年基于Gross的模型开发了教师情绪调节量表,其中教师情绪劳动策略包括避免情境、积极修正、重新评价、抑制、减少张力等。
在Frontiers in Psychology期刊上,刘宏刚老师和张军老师最近组了一期特刊,主要讨论Language Teacher Psychology,有一些文章也涉及外语教师情绪和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
推荐文献:
Yin, H. 2012. Adap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the teacher emotional labour strategy scale in China [J]. Educational Psychology 32: 451-465.
Diefendorff, J. M., M. H. Croyle & R. H. Gosserand. 2005. The dimensionality and antecedents of emotional labor strategies [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66: 339–357.
Burić, I., Z. Penezić & I. Sorić. 2017. Regulating emotions in the teacher’s workplace: Development and initial validation of the teacher emotion-regulation scal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ess Management 24: 217-246.
Li, H. & H. Liu. 2021. Beginning EFL Teachers' Emotional Labor Strategies in the Chinese Context [J].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21.737746
Liu, H., L. J. Zhang & V. Greenier. 2022. Language Teacher Psychology: New Perspectives in Multilingual Contexts. https://www.frontiersin.org/research-topics/21829/language-teacher-psychology-new-perspectives-in-multilingual-contexts
8.想请教一下老师们对情感日记这一方法的评价,不知在具体操作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首先,记日记时,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要记录产生了什么情感。其次,什么让你产生了这种情感?最后,你从这个情感经历里学到了什么?或者可以记录一些情感上的表现,或者是如何去调节自己的情感,往往这就是情绪劳动。所以,可以多阅读一些使用这些方法的质性研究文献。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期刊在2021年刊发的“Teachers’ emotional labor in response to daily events with
individual students: The role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quality” 的数据收集方式就是教师记录的日志,该研究是一个长期研究,探究教师对师生关系的看法是否会影响教师的情绪劳动策略。
论文发表
9.外语教师情绪劳动也属于教师教育,但在教师教育研究这样的期刊上似乎很难发表,这类研究的目标期刊是不是比较有限?
这的确是所有进行外语教师教育研究的学者遇到的一个困境,研究外语教师的论文投到大教育的期刊上,会被认为只研究了一个学科,范围太小。如果能够在外语类期刊上发表,是比较好的。《外语教育研究前沿》支持学者从事类似于外语教师情绪劳动这样的研究,如果老师们对这样的话题感兴趣,可以向《外语教育研究前沿》投稿。
此外,在寻找目标期刊时,我们可以先去找一篇和自己的研究非常相关的文献,观察论文作者引用的文献通常发表在哪些期刊上,然后以此为切口去探索哪些期刊比较容易刊发外语教育或教师教育类的文章。
关于中国故事
1.对中国故事的界定有哪些范围?
关于中国故事,从不同的角度、领域有不同的理解。大学生的真实生活故事只是其中一方面。中国故事并不局限于叙事,也可以是信息,如中国制造、中国5G建设、中国高铁等方面的信息也属于中国故事;另一种是阐述观点,如让学生针对外媒对中国孔子学院和孔子思想的一些误读和误解,来写反驳性的文章,这也属于中国故事。但是从讲述形式的广泛性来说,真实的个人生活故事,是所有大学生都可以讲述的,而且是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讲述内容。
2.对于中国故事素材的版权问题,原作和译作的评价标准不一,国际上的认可度也不确定。如何选择中国故事的素材?如何寻找中国故事相关资源?
我们要求学生呈现原创故事,不能翻译或改编期刊、报纸上的内容,或由一些零散的内容拼凑而成。在进行数字化叙事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使用图画、背景音乐、视频等素材的版权要求,要寻找具有使用权的素材,在作品最后声明所引用内容等。选择哪些中国故事的素材和相关资源取决于想呈现的中国故事。我们现在做的项目是讲述真实个人故事。讲述个人故事,要进行自我反思;讲述周围人的故事,则需要采风、访谈、查阅相关资料,从不同的视角反复锤炼故事线,以叙事框架来呈现。
3.纯粹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和用外语讲中国故事之间有什么区别?怎么确认这个故事吸引人?怎么确认外国朋友能听得懂?听得有趣?能够接受?
首先,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和用外语讲述中国故事,应该属于两种文体。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像说明文,偏向比较客观的视角,倾向于说清楚故事内容是什么。例如,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科学的解说或介绍,如介绍京剧、《清明上河图》;或对客观、抽象事物进行阐释,如介绍二十四节气,使国外的受众对中国文化有一些了解,从而获得一些有关中国的知识。用外语讲述中国故事更像记叙文,偏向讲述者的主观视角,侧重讲述发生的事情,也可以讲述自身故事或访谈故事。通过叙述的方式讲述带有寓意的故事,一般注重描述事情的过程,强调情节的跌宕起伏,情感上的冲突及其中蕴含的中国人的价值观。
其次,可以从情节编排和共情两方面着手,以期更好地吸引受众。就像看电影一样,不同的情节编排,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还要让受众与故事的主人公感同身受,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刺激。
最后,在语言表达上要符合受众的语言表达习惯,可以归纳为“在求异中求同”。“求异”指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虽然受众可能对具有中国特色的事情表示感兴趣,但是这些可能离受众的生活比较远。在传播过程中,还要“求同”,就是落实到情感,并解释具有中国特色的事情,使它符合受众的语言表达习惯。
4.讲故事是不是涉及口语或书面语的语步?在词汇表达方面应该如何把握?怎么用词?
首先,外语数字化叙事从语言风格上讲既不同于书面叙事,也不是口语风格,而是类似于有准备的即兴演讲。讲课时也借鉴了美国演讲修辞学教授斯蒂文·E. 卢卡斯提出的关于演讲语言的四条评价标准:语言的准确性、简洁性、生动性和得体性,即让中国大学生用英语讲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使用介于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叙事性语言文体,以准确流畅、简洁明快、形象生动的语言来呈现故事内容、更好地引发听者的共鸣。
其次,用词方面可以重点关注语言的简洁度和生动性,可以参考以下几点来评价学生的文本:从简洁度看,是否避免了抽象晦涩的词汇、使用听众易于理解、表达具体清晰的词汇,用词是否不重复、不冗赘,句子是否通俗易懂、无长难句;从生动性看,是否用了丰富的词汇和变化的句式来细致地描写人物或环境,以烘托人物的性格、制造悬念或营造戏剧冲突,是否恰当使用设问、反问、重复、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段增强表达效果,是否恰当使用押韵、谐音等修辞手法让语言更有韵律和节奏。
5.如何传播中国故事?哪些讲述方式比较有效?
一是落脚点在故事本身,无论是讲述个人的亲身经历,还是他人的故事,都要进行深度挖掘,要包含真情实感,要包括人物、情节、冲突等故事的基本要素,可以通过访谈等形式来体察和挖掘真实生活故事。二是真诚地分享中国故事,在表述上要体现大学生的风采,呈现积极向上、不自傲自夸的态度。三是要有受众意识,要考虑受众的语言表达习惯。
6.因为英文演讲教材里中国文化是失语的,从课外补充演讲素材又有点刻意。请问从哪些教材里可以挖掘英语演讲素材?
老师们可以参考外研社引进出版的《演讲的艺术》一书,该书的课后思考练习题,附录中的演讲素材里都有许多中国元素。此外,演讲课仅靠一本教材,肯定是不够的,还需要补充其他内容,尽量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如傅莹大使的演讲,也可以补充从外国人视角讲述中国话题的演讲。
“用外语讲中国故事”论文写作
7.“用外语讲中国故事”这一话题比较宏大。请问可以从哪些角度来撰写论文,是从叙事角度、教学方法、跨文化交际,还是对外翻译角度?
老师们可以从叙事角度、教学方法、跨文化交际、对外翻译等角度来撰写“用外语讲中国故事”论文,但是要看选取的角度是否具有创新性。比如,数字化叙事视角,以前国外的研究是基于他们的本土语言来讲数字化叙事,而现在我们是用外语讲中国故事,是以跨语言的方式来构建框架,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8.关于这一话题,请问有哪些相关理论?在构思论文思路时觉得缺乏理论深度和高度,想多了解本土的理论知识,希望老师们多分享一些案例。
在外语教育领域里,用外语讲中国故事是一个具有创新性的话题,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理论来指导这方面的研究。外语数字化叙事能力框架是一个创新性尝试。例如,我们可以进一步挖掘外语数字化叙事能力框架包括哪些内容?该框架与传统的语言能力构架有什么不同?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这些都可以依赖外语教育教学相关的经典理论,进一步深耕和深挖。此外,数字媒体素养也是一个新兴话题,通过短视频进行国际传播,也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提升学生的传播素养。用外语讲中国故事可以与思政教育结合,深入探索思政的具体内容、途径和效果;与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的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融入不同类型的外语课程设置当中。大学生国际传播能力的培养是当前的重要议题,外语教育界的实践者和研究者都在从不同视角、采用不同方法、根植不同实践进行积极构建。我们一线教师一直在不断地实践、探索和创新,也非常欢迎更多老师参与到这一领域。
9.对于“用外语讲中国故事”这一话题,缺乏教学实践。请问如何在课堂上实施教学或有效融入“用外语讲中国故事”?如何建立起长效的机制和合理的架构?
第一,可以和课程结合,如在希腊罗马神话的课程中融入一些中国故事,让学生做对比,这其实就是用外语讲述中国的故事。第二,可以根据课程单元主题设计讲中国故事的环节,如在英语课的presentation环节,根据单元主题Medicine and Emotion,让学生讲一讲关于中国医患关系的故事。第三,可以结合教学设计课外实践活动,如体育大学的学生可以讲述中国的体育故事。最后,建立长效机制需要在整个学期都结合教学内容融入讲中国故事,并不仅仅是在一堂课上讲一个故事。
10.哪些好资源可以用于“用外语讲中国故事”教学实践?
资源大概可以分为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纸质资源包括纸质书籍、期刊文章,如《在彼处:大使演讲录》《演讲的艺术》;网络资源如“中国好故事”平台、CGTN、China Daily、Beijing Review,另外,还有MOOC中国“实用教学工具:数字化故事讲述”。
推荐文献:
Anderson, C. 2016. TED Talks: The Official TED Guide to Public Speaking [M].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Carnegie, D. 2006. Public Speaking for Success [M]. New York: Jeremy P. Tarcher/Penguin.
斯蒂文·E. 卢卡斯,2010,《演讲的艺术(第十版)》(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傅莹,2011,《在彼处——大使演讲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王冠,2021,《让世界听懂中国》[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中国好故事”平台,详见网址:http://chinastory.cn
MOOC中国“实用教学工具:数字化故事讲述”
11.学生反思有具体的问题引导吗?还是让学生想到什么写什么?除了反思,还会对学生进行访谈吗?
学生反思涵盖三个方面:gain表示收获,problems表示问题,suggestions表示建议,简称GPS。老师如果想通过学生反思来反哺教学,可以设置一些具体的问题,例如,在故事写作中遇到什么问题,听完老师的讲课后还有哪些疑惑,对哪一个课程环节印象比较深刻,也可以根据老师们的研究设计一些问题。如果老师们觉得学生反思数据还不够的话,可以补充一些学生访谈,更好地了解教学情况。
12.目前正在申报相关课题,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在高职高专院校具体实施开展,特别是如何结合学生英文写作能力来培养学生数字化叙事能力,对于英语水平不高的高职学生怎么开展教学比较好?
关于讲好中国故事,主要因素不仅包括学生的语言水平,还包括跨文化意识、叙事能力、数字传播素养等。我觉得很多高职高专学生在这些方面很有优势。另外,讲故事除了讲自己的故事,也可以进行信息的传播。例如,可以让学生在职场环境中用英文介绍景点、推荐产品或直播卖货。这种真实世界中的英语使用,可以调动学生全方位的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水平不高并不会成为进行项目设计和项目实施的一个很大的阻力,相反,参与具有真实意义的活动过程,可以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
13.想从叙事学研究角度探讨“用外语讲中国故事”,请问教育目标分类情感领域研究与外语叙事要如何结合?想请专家解答叙事结构中的“评价”。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的情感领域研究可以提供一个抓手,可以依据情感的内化过程把整个讲故事的环节串起来,观测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变化;也可以深挖情感领域其中的一个环节,考察学生在这个环节中的情感投入、情感内化过程的特征。另外,学生在叙事评价方面遇到的困难比较多,可能由于受到中文叙事模式的影响,在评价方面做得不是特别好,所以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可以进一步探究。关于叙事结构中的评价,可以借鉴William Labov的经典叙事学理论,其中对叙事评价有非常详细的论述。
推荐文献:
Labov, W. & J. Waletzky. 1967. Narrative analysis: Oral versions of personal experience [A]. In J. Helm (ed.). Essays on the Verbal and Visual Arts [C]. Hillsda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2-44.
D. R. 克拉斯沃尔、B. S. 布卢姆,1964/1989,《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二分册):情感领域》(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Handbook П: Affective Domain)[M],施良方、张云高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4.学生的数字化叙事的视频最好是原创的,但是在实践中,学生在用英文讲故事的视频大多是利用网上的资源,删去汉字字幕,进行英文翻译并配音。调研显示大部分高职生(包括我们老师在内),视频制作能力有限,仅限于简单的剪辑,请问专家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大学生使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最为核心的点还是故事本身,最重要的是故事要能打动人,要完整、清晰、具有可理解性。音图、动画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学生可以在完善故事本身的情况下,用掌握的技能更好地通过数字化的形式呈现出来。短视频制作的技能,是新时代背景下所有人面临的挑战,是师生可以互为资源、相互学习、互通有无的宝贵机会。这个过程不仅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也可以促进教师成长。
关于共同体组织运营实践
1. 云教研共同体/虚拟教研室建设的要求和方法有哪些?
陈浩老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2021年7月12日发布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试点建设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建设一批类型多样、动态开放的虚拟教研室,建强基层教学组织,引导教师回归教学、热爱教学、研究教学,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这一要求指明了虚拟教研室建设的根本任务、建设核心点、依托的技术内容和建设目的。虚拟教研室的具体建设任务包括创新教研形态、加强教学研究、共建优质资源、开展教师培训四方面。下面以云教研共同体的建设要求和方法为例来说明虚拟教研室的建设。
云教研共同体成立于2020年5月16日,属于教学研究改革类型的虚拟教研室,其建设目标包括隐性和显性两方面。隐性目标是帮助所有共同体成员成长为不断谋求发展、不断完善反思、善于合作、善于反思的教研带头人;显性目标是指导共同体成员成为POA的实践者和研究者。成员需要能够解释POA理论、用POA教学、从事POA研究,并能对POA理论进行改造和完善,以解决外语教学中学用分离的问题。这一建设目标完全契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提出的建设方针。
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方法可参考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框架(文秋芳、张虹 2019),从成员、目标、中介、机制四个要素来切入。虚拟教研室的成员包括三类:总负责人、促研员和学员。第一类成员是总负责人,也是团队带头人。带头人负责虚拟教研室的整体设计,参与实施、评估和活动调整的全过程,要具备全局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团队领导力、组织协调能力、奉献精神,善于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教研活力,把大家紧密团结在一起。如果是校本虚拟教研室建设,团队带头人最好是实体教研室负责人和学术带头人,以便在组织中更好地发挥引领、协调和沟通作用。第二类成员是促研员,在大型虚拟教研室的建设中,总负责人要充分考虑并结合虚拟教研室的建设任务性质,优选促研团队,因为促研员是集体领导小组成员,也是虚拟教研室运行的帮助者、激励者、学习者、研究者,他们非常熟悉和认同共同体的建设目标,是大型虚拟教研室建设的中坚力量。第三类成员是学员,不再展开论述。
虚拟教研室的目标从性质维度分为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从时间维度分为总体建设目标和阶段性建设目标。很多高校都在建设校本虚拟教研室,校本虚拟教研室的总体建设目标要紧紧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开展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校本问题,促使虚拟教研室的学习活动具有针对性,能够开花结果,获得学校的支持;阶段性建设目标包括各类研究成果,如建设一流课程、精品课程,申报教研项目等。在实现阶段性建设目标的过程中,要重视虚拟教研室成员的教师发展,培养他们成为教学名师和骨干,争取每年每个学期都能产出一些可见成果,如高水平论文发表、教研项目申请、职称晋升等,以增强成员的成就感、自豪感和凝聚力。总体而言,总体建设目标和阶段性建设目标需要结合起来。
虚拟教研室建设的中介分为人和物两种。依据社会文化理论,人类认知活动是通过社会和物质环境的互动而得到发展。在校本虚拟教研室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依托中介人和中介物,辅助学习活动,实现建设目标。中介层面的人既包括他人,也包括自我。虚拟教研室建设要营造好的共同体文化,在成员间建立良好的社会连接和情感连接。中介层面的物有抽象的物和具体的物。以云教研共同体为例,抽象的物包括POA理论、教学原则、教学假设、研究方法等;具体的物包括POA文献、研究计划、学员回答问题的共享文档、学习反思日志等。
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机制包括约束机制和推拉机制,以云教研共同体为例,约束机制体现为参加云教研共同体的成员均与总负责人签署协议,承诺按时定量完成共同体布置的学习任务,确保出勤率,遵守学术规范等。在校本虚拟教研室建设中,成员也应该遵守一定的约束机制,积极配合共同体建设的要求。推拉机制表现为认知—社会—情感三方面的推拉。如何推拉,“云连接论”研究专栏的文章已进行了说明。只靠约束机制,虚拟教研室行之不远,只有产生学习成效,虚拟教研室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维持健康的运转。
2. 云教研共同体的学习目标是POA,能否把其他教学法纳入学习范围,共同组织学习?
推荐文献:
文秋芳,2018,“辩证研究范式”的理论与应用,《外语界》(2):2-10。
邓海龙,2018,“产出导向法”与“任务型教学法”比较:理念、假设与流程,《外语教学》(3):55-59。
文秋芳、张虹,2019,跨院系多语种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外语界》(6):9-17。
文秋芳、毕争,2020,产出导向法与任务教学法的异同评述,《外语教学》(4):41-46。
文秋芳,2022,“云连接论”的构想和应用,《外语教学与研究》(1):66-78。
3. 云教研共同体/虚拟教研室的优点和不足分别是什么?
张伶俐老师:云教研共同体/虚拟教研室的优点有如下几点:
首先,虚拟教研室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限制,使教研工作更加动态和开放,并打破了沟通壁垒,使跨院系、跨学校、跨地区的人员组成实现灵活叠加,来自不同院校的教师提供了多种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在思想上不断碰撞,真正实现了教育部提倡的基层教学组织年轻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新需求。
其次,虚拟教研室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沟通更加便捷,目前云教研共同体的各项活动均在钉钉平台完成,为了更好地实现其中一些主要需求,如大班通知、反思分享、文献传递、聊天互动、教研室开会,云教研共同体采用分层架构,钉钉群里有全体成员群、促研员群、助理促研员群、核心促研员群、小组群等,以上均是虚拟教研室的优势。
不足就是与线下共同体相比,网络条件下的成员难以开展面对面交流,成员之间素未谋面,彼此也不熟悉。此外,容易受到网络的限制。例如,我们活动时为避免网络卡顿,要求不发言的人关掉视频和音频。实际上,最大的难点或痛点是组织者难以看见或把握学员参加活动的状态,难以判断有效的活动是否能够真正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缺乏理论指导,学员就容易搭便车,容易滥竽充数。鉴于上述原因,文秋芳教授构建了云连接论,来指导云教研共同体的活动。
4. 云教研共同体的建设基础是什么?如何结合院校和地方特色建设云教研共同体?
张伶俐老师:除了前面提到的目标、成员、中介和机制四要素,云教研共同体的组建其实有非常扎实的前期基础。文秋芳教授在过去十年组织过三个线下学术共同体,包括北外的校本团队、跨校共同体和跨院系多语种共同体,在领导、组织和运营学术共同体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同时产出了系列学术成果,包括刊发在《现代外语》2011年第1期的《探究我国高校外语教师互动发展的新模式》,刊发在《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3期的《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的理论框架》,2020年出版的专著《产出导向法:中国外语教育理论创新探索》,2021年出版的著作《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研究》,文秋芳教授在十年前就开始着手创建学术共同体,并且完成了第一期云教研共同体的建设,经验非常丰富,以上是关于云教研共同体的建设基础。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的建设类型包括两个方面:1)在建设范围方面,虚拟教研室分为校内、区域性、全国性教研室。鼓励试点建设全国性、区域性虚拟教研室。2)在建设内容方面,虚拟教研室分为课程(群)教学类、专业建设类、教学研究改革专题类教研室等类型。第二期云教研共同体属于教学研究改革类的全国虚拟教研室。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例,2022年获批的虚拟教研室有课程群或课程教学类,如大学思辨英语课程虚拟教研室、英语课程群虚拟教研室,是以一门课程或一个课程群为基础来建设虚拟教研室。“产出导向法”云教研共同体属于教学研究改革类。除此之外,还有一类是专业建设类虚拟教研室,如同济大学的俄语专业、河北大学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基于某一门课程或某一个课程群、某项教学改革项目、学科专业等来建设虚拟教研室。除此之外,第一期和第二期云教研共同体根据学员提交的研究计划或研究主题进行了分组,如学术英语课程、大学英语课程、ESP课程、多语种教学、教材改编和使用、基于驱动—促成—评价教学流程的研究。我们还可以根据院校自身的特色来确定一些研究主题,如医学英语、军事英语、农业英语,以此来凸显地方特色或行业特色。
关于共同体的研究
目前已有的线上共同体研究所采用的理论视角多元,包括社会文化理论框架、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PCK)框架、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TPCK)框架、课例研究框架、转化性学习(transformative learning)框架、Donald Schön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reflection-in-action和reflection-on-action理论框架,或者关注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文秋芳教授创建的云连接论是一个本土化的、基于国内云教研共同体建设构建的本土化理论,与前面提到的那些理论视角是并列关系,均可以用来研究共同体。
6. 云教研共同体/虚拟教研室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相关论文可以有哪些撰写思路?
张虹老师:云教研共同体研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构思。
第一,研究内容。无论是线下共同体还是线上共同体,既可以研究共同体本身,也可以研究共同体的效果。关于共同体本身的研究可以涉及其理论架构、机制、中介、影响共同体持续性的因素等。关于共同体效果的研究可以关注是否促进了教师发展、在哪些方面促进了教师发展,可以参考张虹老师和文秋芳老师刊发在《外语界》2020年第2期的文章《专业学习共同体对多语种教师发展的影响》,探究了线下共同体对教师发展的影响。
第二,研究视角。可以从组织者视角和教师视角进行研究。特别是研究共同体效果时,要去倾听教师的声音,从教师视角来看教师的一系列变化。教师发展方面的研究可以涉及教师参加共同体的过程中教师情感、教师身份、教师专业能力、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或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关于教师发展的研究主题都可以放在共同体框架下去研究。
第三,研究方法。我大概阅读了2015—2019年的52篇关于线上共同体的英文文献,其中25篇文献是质性研究,17篇文献是混合研究,10篇文献是量化研究。由此可见,质性研究是主流研究方法,因为能够深入地、长时间地去研究共同体本身及其对教师发展的影响。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混合研究,但混合研究并不是简单地混合量化和质性研究,需要思考两种研究范式之间的逻辑自洽性,将两者有机融合。当然,我们在研究伊始,需要首先找好研究问题,然后再去构思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教育部现在特别重视虚拟教研室建设,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研究云教研共同体的契机,期待我们中国的学者能在建设虚拟教研室的实践中进行研究,努力构建本土化理论,也期待更多同行能够在这方面做一些研究性工作,更好地致力于中国外语教师发展。
关于教材研究
孙曙光老师:基于POA的教材改编研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探究如何对教材进行改编,并将其运用于产出导向法,这类研究不需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主要关注如何改编教材、根据教材改编设计了哪些活动、效果怎样。第二,如果计划通过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来探究POA教材改编前后的教学效果,目前来看不可控因素太多,涉及使用的教材、教学方法等。教学材料是为产出目标服务的,因此在研究POA框架下的教材改编时,我们要看产出目标是否达成,以及学生上课的参与度、获得感和产品质量。总之,基于POA的教材改编研究不建议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推荐文献:
文秋芳,2017,“产出导向法”教学材料使用与评价理论框架,《中国外语教育》(2):17-23。
孙曙光,2017,POA教学材料使用研究:产出目标设定过程及评价,《中国外语教育》(2):24-31。
邱琳,2017,POA教学材料使用研究:选择与转换输入材料过程及评价,《中国外语教育》(2):32-39。
毕争,2017,POA教学材料使用研究:评价产出目标的达成性,《中国外语教育》(2):40-46。
张伶俐,2017,POA教学材料使用研究:基于不同英语水平学生的教学实践,《中国外语教育》(2):47-53。
外语教材文化呈现
如何确定选题
张虹老师:选题角度包括教材编写、教材分析、教材评价、教材使用。实证研究理论框架则取决于研究内容。例如,关于教材中的文化呈现研究,大家可参考外研社引进的《外语教材中的文化呈现》(Representations of the World in Language Textbooks,Karen Risager著)。该书介绍了国别理论等五大理论。研究方法包括质性研究、量化研究、混合研究、行动研究等,但具体到不同的研究内容,亦涉及不同的方法。例如,分析教材时可采用内容分析法、批评话语分析方法等。《外语教材中的文化呈现》也介绍了一些研究方法。在参考文献方面,可先关注“外语教材中的文化呈现专栏”三篇文章的参考文献,采用滚雪球的方式阅读文献。
2. 教材的生态话语分析研究有哪些切入点?
葛囡囡老师:第一,对教材内容进行生态话语分析,可参考熊涛(Tao Xiong)老师2014年发表在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上的文章“Shallow environmentalism: A preliminary eco-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secondary school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EFL) texts in China”。此外,还可在知网上查阅北京外国语大学2022年的博士论文《中、美、新、印小学语文教材生态话语比较研究》。第二,从生态语言学角度分析教材,这需要感兴趣的教师提前学习一些生态语言学方面的理论。
1. 教材中的文化呈现研究能为一线教师提供哪些实质性的帮助?一线教师关注教材话题,能从哪些方面获得教学上的实践创新或者提升、突破?
葛囡囡老师:虽然教材的编制由专门机构负责,但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拥有选择教材的自主权,因此进行文化呈现研究或研读其他学者的论文有助于教师判断教材的文化呈现是否合理,进而帮助教师选择合适的教材。若教材的文化呈现不恰当,教师也可以改造教材。此外,教师未来亦有机会编写教材,也可以将相关研究应用到编写教材的过程中。
谈佳老师:在自身的教材编写经历中,曾向编委建议增加文化共现场景,因此教材中特别增加了修辞板块,进行目标语和母语选段的对比,被试用该教材的教师评价为教材亮点,有助于学生感受汉语和法语的语言文化魅力。在另一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由于法语国家与地区文化往往更多强调法国文化,因而在教材中突破性地融入了阿尔及利亚现代作家的选篇,并在此选篇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对“身份认同”进行思考,实现了语言、文化、思辨的多元设计。
在实际教学中,语言文化教学除了教授语言,还需要把文化传授给学生,教会学生看世界的多重视角,而文化呈现研究有助于教师潜移默化地在教学中自觉融入多元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
2. 应该如何把握外语教材的时效性、话题的敏感性等?
张璐编辑:关于教材时效性,有不少学者进行过研究,在这里仅从编辑的角度分享一些个人看法。
时效性体现在语言层面(如新词、新表达、新范式)和思想内容层面(如新思潮、热点问题、话题)。很多出版时间较早的经典教材面临着时效性的挑战,包括有些词汇已经过时,出现的社会文化信息太早,例如打电话、发电报等与移动互联的时代次元壁太多。
我们必须看到,传统的纸质印刷教材是个相对封闭的体系,因其经过编写—编辑—出版这一周期,天然带“滞后”属性。那么,教材是不是越新越好?答案是不一定。在语言层面,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语汇更新快、更替快,真正有生命力、有价值的词汇要在语用层面形成规范用法,需要一定周期,以《现代汉语词典》为例,每隔几年修订一次,新词语的收录需要经过严谨的论证。教材规范性的特点,决定了时效性是相对的。在思想内容层面,新理念、新思潮、新观点的提出、推开及接受,需要时间检验,教材的客观性决定了选材、思想表达、文化信息呈现要客观公正。
应该如何解决时效性问题呢?第一,适时对教材,以及教材依托的教学指南、课程标准等进行修订;第二,善于利用课件、配套音视频、网络学习资源等教学辅助资源;第三,开发开放的、数字化的新型教材体系。
在出版行业,话题的敏感性即政治性问题。政治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政治性,指稿件反映的政治立场、观念和倾向,包括涉及政党、国家、党政高级领导人、外交、民族、宗教等关系的现实政治问题。广义的政治性还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以及思想格调、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思想格调、价值观等也被称为导向性。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这是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判断话题的敏感性可依据《出版管理条例》《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等文件。老师们的政治大局观意识都很强,但有些政治性问题具有隐蔽性,多出现在局部表述层面,如文稿中个别语句、图片、地图等,在教材编写中需要多思、多查、多检。
3. 请问在初中词汇量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增加教材文化的呈现呢?
张虹老师:文化无处不在,且与语言紧密相关。若词汇量有限,图片、练习等都是很重要的文化呈现方式,关键在于教师或编者如何有意识地将语言与文化的紧密关系显性或隐性地融入外语教材中。
4. 文化呈现和课程思政是什么关系?
张虹老师:课程思政的内容很广,例如,外语课程思政主要指育人,讲授教材中的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等都是育人的体现,因此教材中的文化呈现只是教师进行育人或课程思政的其中一个方面。
1. 要评估教材中的言语行为呈现现状,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呢?若对教材的质量进行评估,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呢?例如,有老师提到她正在尝试对某版高中英语教材中的言语行为呈现现状进行研究,但是很难找到合适的量表,尤其是对教材中所呈现的言语行为的质量进行评估的量表。
葛囡囡老师:关于如何评估教材中的言语行为呈现现状,大家可参考《现代外语》在2020年第6期刊发的文章《中外英语教材中的语用知识对比研究》,该文对中外英语教材中语用知识的呈现情况进行分类,其中涉及言语行为呈现情况。此外,该文还提到语用知识的类型、呈现频率、呈现方式,相应的,我们也可以进行言语行为呈现的类型、频率及方式等方面的研究。至于言语行为的分类,需要大家自行决定认同哪位学者的分类,并以此为研究依据。
因言语行为呈现研究较少,相关量表比较缺乏。感兴趣的教师可基于理论及自己要分析的语料,建构出一个量表,验证过该量表后,可依此评估教材。
2. 有关各个国家文化呈现的强度似乎还没有明确的量化外语教材标准,目前的研究似乎只能得出该教材的强度数据,或者比较几套教材的强度大小,无法判断这些数据的高低(因为还没有一个科学、官方的数据标准),未来我国外语教材研究是否会侧重于这一点呢?
张虹老师:我国教育部在2021年印发了《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表明我国主张在教材编写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二十大报告又明确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中华文化的占比是多少,目前没有官方的标准。我和其他两位作者2022年在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上发表的文章“Representation of cultures in national English textbooks in China: A synchronic content analysis”对中国三套最新版高中英语教材共计21本进行了文化呈现对比和分析,研究发现三套教材的中华文化比重各不相同,但都没有超过30%。这篇文章从研究者视角汇报了这一数据,指出母语文化要在外语教材中占有一定比例,以满足国家要求,但是,这一比例不宜过高,因为外语教学中要融入多元文化。
3. 目前正在用张虹教授提出的外语教材文化呈现分析框架写论文,遇到的困难主要是质性编码的主观性难以避免,研究过程中疑问解答的滞后性。希望专家能提供一些建议。
李晓楠老师:针对质性研究的主观性难以避免这一问题,探究教材文化呈现时,我们依据外语教材文化呈现分析框架的内容和方式两个维度,对教材中的文化要素进行编码。这两个维度包含多种要素,每个要素都有特定的含义,比如文化产品指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产品,包括物质产品、建筑、意识形态等。编码总体来说较为客观,但也可能存在对某文化要素难以界定的情况,需要融入编码者自己的主观理解,不过这种情况很少见。研究者可以通过与其他研究者讨论确定最终编码,从而保证编码的准确性。在我们的实际研究过程中,会先共同讨论框架,确保准确理解框架,再进行试编码,对于不确定的地方,会进行讨论协商,直至达成一致。
关于研究过程中疑问解答的滞后性这一问题,基于我们自身的研究经历,编码过程是反复的,每本教材的编码都经历了至少5次校对、修改。在反复校对的过程中,会改正之前疏忽或判断错误的地方,也会对之前存疑及不确定的文化要素进行编码。若是对框架存疑,建议先仔细阅读相关文章,在充分了解编码过程的基础上,选取想要研究的教材的某一单元进行试分析,也建议阅读相关文献,保证准确理解每一维度的定义。若是对教材的文化内容存疑,建议与其他研究者共同讨论,也可以查找相关资料。
4. 我想用张虹老师的外语教材文化呈现分析框架来研究英语教材,对于其中的一些标准有点疑惑,因为文化是动态过程,如果教材中提到美国历史,进行爱国教育,那这时候也可能对中国学生产生教育意义,这样的话是否能直接把它归类为目标语文化呢?
李晓楠老师:如果是做教材本体分析,应该把这一文化要素归类为目标语国家文化。因为教材本体分析是分析教材本身呈现的内容,其内容的教育意义、效果等是要在课堂中产生的,所以在编码时可以直接把它归类为目标语国家文化。文化内容的作用或意义需要补收实证数据。
5. 我最近在用张虹老师的外语教材文化呈现分析框架分析某版英语教材中非遗文化的呈现方式。请问非遗文化和其他中华文化有什么区别?收集数据之后该怎样分析呢?有创新点吗?
张虹老师:非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收集数据后需要如何分析取决于研究问题。
6. 请问作为教材编写者,若构建教材编写框架,有哪些注意事项?如何确保所构建框架的科学合理性呢?
张虹老师:在构建理论框架时,既要基于文献自上而下地构建,又要基于教材编写实践和经验。框架的构建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结合,更重要的是,当用例子验证或解释框架时,要看框架是否具有包容性和解释力。
1. 通过语料库对日语教材的词汇特征进行过研究,但是投稿期刊范围很窄,另外,日语等非英语语种教材内容似乎不太受重视?希望专家能提供一些建议。
张虹老师:老师们可选择投在日语领域的期刊上。另外,很多期刊也会发表关于非英语语种教材或教师的研究,如《外语教育研究前沿》《外语界》《中国外语》《山东外语教学》等。当然,建议老师们首先确保研究选题有价值,论文质量高,这样才有可能获得刊发的机会。
论文写作
董希骁老师:首先,“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时,学界已有很多具有影响力的学者开始对相关研究话题进行非常全面、很有高度的探讨,2023年已经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如果还是泛泛地探讨“一带一路”语言应该开设哪些专业等问题可能比较老套,很难提出创新点,难以挖掘新视角。
其次,我们应基于前期沉淀,做一个由点及面的探索,从自身的专业经验和体会出发,也可以从对象国出发,寻找共性问题,特别是与我国教学实际情况相关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建议或启示,或进行国别区域研究。
最后,可以从两方面寻找创新点,一方面要找到一个切入点,不是泛泛而谈,而是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探讨;另一方面要紧密结合自身专业背景,其他学科也可以从自身学科专业出发,如从历史、政治、人文视角来探讨这些更有学科属性的问题。
2.在撰写有关“‘一带一路’语言人才培养”论文时,感觉实践性不强,研究途径比较单一,请问如何开展相关研究?
苏莹莹老师:与人才培养相关的研究,一定要立足教育教学实践,才能使相关研究具有现实意义。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研究不是实践性不强,而恰恰是理论性不强。很多论文都是对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但是缺乏理论指导,或是无法比较好地上升到理论性总结。这方面是需要加强的。
研究途径或研究方法,也有很多,包括定性研究或定量研究,历时研究或者共时研究,关键由研究主题而定。
3.撰写“‘一带一路’语言人才培养”相关论文时,如对国内的相关政策与研究趋势不是很了解,请问如何找到研究话题与政策的结合点?如何更好地解读相关政策,找准研究切入点呢?
董希骁老师:首先,可以通过回顾文献了解前期研究成果及研究趋势。一是专著,如周庆生老师、李宇明老师、郭熙老师、赵世举老师、文秋芳老师、王克非老师的相关研究成果,特别要关注语言政策方面的研究;二是期刊文章,如《外语教育研究前沿》《语言战略研究》《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中国语言战略》等期刊中也刊发了很多相关话题的文章,及其开设的探讨语言教育政策、多语人才培养、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的专栏;三是语言生活皮书,如《中国语言政策研究报告》(蓝皮书)、《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绿皮书)、《世界语言生活状况报告》(黄皮书)等,这些都涉及“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语言人才培养相关话题;四是关注国家政府部门的官方网站发布的相关语言政策。
其次,对以往研究进行文献梳理和总结综述时要寻找兴趣点,挖掘研究切入点。一方面要学习对象国的语言,另一方面也要引进他们的语言教育模式,借鉴经验。
最后,相关研究还是要服务国家的政策方针,特别是现在高校开展的主题教育。只有准确把握国家总体发展趋势,提高站位,才能更好地服务我国的政策。
苏莹莹老师: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党和国家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方针政策肯定是完全契合的。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因此,无论是哪一个学科,都要致力于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青年一代。那么,结合外语学科的特色,就当下的人才培养目标或要求而言,我觉得有两个方面需要特别强调。
第一,强调外语人才的中国立场和中国情怀,这是我们在几十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的,极其重要的一点。因此,就这一点而言,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我们好好研究,深入探讨。
第二,强调跨文化能力的培养。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国际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也不断加强,要求外语人才除了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还需掌握语言对象国及其所处区域,甚至是涉及全球的知识,要能够深刻理解对象国及其相关区域的社会结构、文化特性乃至人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也就是说对外语人才所具备的理解非母语文化,进行中外跨文化沟通交流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进一步来说,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大国崛起中的中国,其战略利益在各个领域的拓展与延伸,迫切需要与其他各国进行以语言沟通为基础的全面、深入交流,以恰当得体、深入民心的方式在世界上确立中国的话语体系。外语学科在国际传播中具有突出的重要作用,其重要作用就在于“用外语讲述中国故事,用外语纠正国际主流媒体对中国的误读、误判,从而重构中国的国家形象”。因此,外语专业应为国家培养一批具有跨文明对话的国际视野,掌握国际传播策略,融通中外叙述策略,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外语高素质人才。
综上,我们可以把“一带一路”语言人才的培养目标概括为:开阔的国际视野与深厚的家国情怀并重;通晓国际规则与深谙中国国情并重;熟练运用外语与讲好中国故事并重。也可以总结为:思想素质过硬、专业能力出色、中外人文底蕴深厚、跨文化沟通能力突出。
5.如何基于国际教育经验,进行本土化的实践与探索,比如说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创新模式?
苏莹莹老师:可以从以下方面探讨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模式:1)编写出版《多语种讲中国文化》系列教材,解决“中华文化失语症”问题;2)通过教学内容的选取,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3)通过选取中外文化对比的素材,引导学生进行文化的比较研究;4)以课程思政引导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坚守中国立场;5)鼓励学生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用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
6.请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有哪些语言政策?如何获取相关数据?可否推荐一些资源或平台呢?
董希骁老师:一方面,要关注相关国家政策、宪法,特别是宪法中对语言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表述,再从这些法律文本里寻找语言政策相关内容,如教育法。现在主要通过网络渠道查找,至于要读懂对象国的政策文本,除了掌握对象国语言,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可以先借助机器翻译大致翻译一下,再找专业的精通对象国语言的人士进行翻译。
另一方面,可以在各国政府部门的官方网站,查找教育政策、语言政策相关问题的数据,还可以在各国的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查找数据,如很多国家的人口普查报告里包含语言方面的基础数据。除此之外,在语言本体规划层面,还可以关注科学院和大学的官方网站,从研究者视角对语言政策制定、规划实施进行学术探讨。如果有条件对这些国家进行实地调研,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总之,遵循上述思路获取数据较为便捷、高效。至于具体的资源或平台,因为各个国家确实差异比较大,所以也没法进行一个具体的解释,但是可以关注一些专门研究语言的网站,像民族语言志(https://www.ethnologue.com/)网站,对世界上的语言都有整体、详细的分析,包括语言分布、语言类型。
廖晓丹老师:首先,要明确研究视角,如学生视角、教师视角、课程视角。例如,从课程分析来说,较多研究使用课程一致性理论,《韩国英语数字教材的编制特点与启示》正是以课程一致性理论为基础,对数字教材进行一致性分析和共性分析。其次,外语教材理论其实比较多,如后现代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涉及数字教材研究的理论有认知负荷理论、连接主义理论、人体工程学方面的理论等等。最后,从文化视角,对文本进行分析,可以看看张虹老师在《外语教育研究前沿》组织的“外语教材文化呈现”专栏,针对英语、法语、德语教材中的文化呈现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关文献
张虹、李晓楠,2022,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呈现研究[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4):42-52。
谈佳、张璐,2022,《法语》(修订本)的文化呈现研究[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4):53-60。
葛囡囡,2022,中国德语教材文化呈现研究——以《当代大学德语》为例[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4):61-68。
2. 对于非通用语教材研究的选题和写作,请问专家有哪些建议?
贾蕃老师:基于非通用语教材研究文章的审稿经历,首先,非通用语教材研究的选题和写作一定要突出非通用语种和英语的区别。如果只是简单换一个语种进行研究,则缺乏创新性,建议教授非通用语种的教师一定要先考虑非通用语种和英语的区别性特征。其次,对于非通用语教材研究的选定与写作,可以查阅已发表的文献,如《外语教育研究前沿》刊发过法语教材、德语教材、非通用语种教材研究文章。再次,思辨类或综述类文章对非通用语教材研究来说,可能很难找到创新点,因此,可以开展一些基于非通用语教材的实证研究,采用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或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更有利于提升研究价值。最后,关于非通用语教材研究,可以阅读《我国高校非通用语种专业教材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文中提到了未来研究方向,也可以关注《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3年即将刊发的非通用语研究文章。
相关文献
苏莹莹、董希骁,2021,我国高校非通用语种专业教材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4):77-83。
3. 关于外语教材类论文,请问应选择哪些教材,着重分析哪些内容?有哪些适用的研究路径和问卷?
刘熠老师:选取外语教材取决于研究者的研究兴趣和需求,教材都可以做研究。关于内容和研究路径,可以阅读以下二语教材研究综述类文献。
相关文献
Mukundan, J. & T. Ahour. 2010. A review of textbook evaluation checklists across four decades (1970–2008) [A]. In B. Tomlinson & H. Masuhara (eds.). Research for Materials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Learning: Evidence for Best Practice [C]. London: Continuum. 336-352.
Tomlinson, B. 2012. Materials development for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J]. Language Teaching 45: 143-179.
Risager, K. 2023. Analysing culture in language learning materials [J]. Language Teaching 56: 1-21.
贾蕃,2022,中国外语教材评估研究30年(1990~2020) [J],《当代外语研究》(1):83-92。
常畅、杨鲁新,2023,我国英语教材研究60年述评——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J],《外语界》(1):76-83。
刘熠、刘建宇,2023,国际期刊中二语教材文化内容相关实证研究现状与启示[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1):83-91。
4. 请问通过统计教材中特定文化词(如中华传统文化)的出现频率,来进行二语教材文化内容研究的方法可以归为哪一类?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具有怎样的关系?请问有哪些相关文献可以参考?
刘熠老师:我认为对教材特定文化进行研究属于内容分析法。关于内容分析法,可以看张虹老师的“大学英语教材中华文化呈现研究”,文中对文化内容编码分类和编码方式进行了充分讨论,属于内容分析法。关于话语分析,可以看赵芃老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母亲”形象的话语建构》,研究结合语料库和Wodak的“话语—历史”分析路径,从主题词和话语策略进行研究。另外,想了解教材研究的老师可以关注外研社出版的“外语教材研究丛书”。
相关文献
张虹、于睿,2020,大学英语教材中华文化呈现研究[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3):42-48。
赵芃、黄丹,2021,小学语文教材中“母亲”形象的话语建构[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3):78-90。
1. 请问外语教材类论文有哪些新视角,如何挖掘创新点?从哪些角度开展外语教材研究更有利于论文的刊发?
贾蕃老师:一方面,要了解外语教材研究的话题,建议大家阅读“Materials development for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一文,该文对教材进行了细致地综述。一般来说,外语教材类论文话题涉及教材编写、教材内容和教材使用,在寻找新选题之前要先明确话题属于哪一个维度,目前来看,外语教材实证研究比较少,如果老师们想在这个领域,做一些有创新性的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
另一方面,开展外语教材研究的角度非常关键,目前外语教材实证研究比较少,所以评审专家可能更希望看到大家用更为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来展开外语教材研究。对于外语教材实证研究来说,可以采用定量研究、质性研究、课堂观察等研究方法。
相关文献
Tomlinson, B. 2012. Materials development for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J]. Language Teaching 45: 143-179.
2. 请问有哪些期刊常刊发外语教材类论文或开设外语教材相关栏目?
廖晓丹老师: 第一,可以在中国知网上搜索期刊,在“栏目浏览”可以查看具体栏目。第二,可以看外语教材类论文的参考文献,刊发这些文献的期刊很可能开设了教材栏目。开设“外语教材”栏目的期刊包括《外语教育研究前沿》《外语界》《外语电化教学》《课程•教材•教法》《全球教育展望》等。
3. 如果研究结论偏重指出不足之处,如指出某教材中的中华文化内容比例不够,是否不利于论文的发表?
刘熠老师:第一,如果研究结论确实指出中华文化内容比例不足,可以如实指出这个问题,但要确保数据分析、语言表述的严谨,不能采用主观论断。第二,如果以往很多教材研究已指出中华文化内容比例不足的问题,继续聚焦这一问题,可能较为缺少创新点,应提出其他不足之处,这样更有可能刊发。
“产出导向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产出导向法”的理解和实践
1. 教师应该如何根据“产出导向法”设计课堂活动?
林琳副教授:教师根据“产出导向法”设计课堂活动时,首先需要了解课程特点、教学计划、教学任务设计,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然后需要思考通过“产出导向法”要解决何种问题,并据此开展教学活动。其次,教师需要了解“产出导向法”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流程,同时阅读教学研究相关文献,了解这些研究的教学实施过程,如课前准备、课内实施和课后环节的具体情况,以及特定环节(如驱动环节或评价环节)的课堂活动设计与实施。例如在开展“师生合作评价”对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时,我们阅读了大量的有关“师生合作评价”的研究,仔细阅读了相关研究在实际教学中的设计与操作,然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和课堂情景进行了教学设计。最后,教学设计的过程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优化教学流程。
相关文献
孙曙光,2020,“产出导向法”中师生合作评价原则例析[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20-27。
林琳、杨玉鑫,2022,“师生合作评价”对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4):18-26。
2. 如何更加明确自己应用的是“产出导向法”?该如何把握各个环节的关键点才能更好地应用“产出导向法”?
梁砾文副教授:首先,教师需要全面了解“产出导向法”的理论体系,包括其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包括驱动、促成和评价三个环节。在驱动环节,教师需要设计具有交际真实性的场景,确保学生能在具备话题、目的、身份和场合的场景中顺利完成产出。在促成环节,教师需要遵循精准性、渐进性和多样性这三大原则,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并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完成产出任务。在评价环节,教师需要对照教学目标,从学生的产出样本中挖掘典型问题,形成一条评价主线,设计支架活动帮助学生深度思考,促进其学习的有效性。其次,我建议教师在应用“产出导向法”时,深入反思自身教学,在运用“产出导向法”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教学和学生的了解。同时,教师还应该多关注和学习应用“产出导向法”的相关课例,通过这些课例,我们对“产出导向法”的具体环节会形成一些更加具体的认识,这些具体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我们是否很好地应用了“产出导向法”。
相关文献
文秋芳、孙曙光,2020,“产出导向法”驱动场景设计要素例析[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4-11。
邱琳,2020,“产出导向法”促成环节设计标准例析[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12-19。
3. “产出导向法”是否可以应用于学术英语教学研究?
梁砾文副教授:我认为“产出导向法”在学术英语教学中具有很大的应用空间,但需要明确具体的课程和焦点。目前已有研究探讨了“产出导向法”在学术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如学术英语写作名词化教学研究(英语名词化的应用是学术写作的重要特色,但中国学生对此掌握不足),模糊限制语教学(应用模糊限制语可以帮助我们礼貌又坚定地阐述学术观点),以及我这篇文章提到的学术英语演讲教学。可以说,“产出导向法”在学术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是一个值得挖掘的领域,是一个需要外语教师共同关注和合作研究的话题,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发掘和寻找具体的切入点,进行探索和研究。
相关文献
陈浩、文秋芳,2020,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学术英语写作名词化教学研究——以促成教学环节为例[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1):15-23。
梁砾文,2023,“产出导向法”在博士研究生学术英语演讲教学中的应用——以促成环节为例[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11-18。
王宇、杜宛宜,2023,“产出导向法”在学术英语之外壳名词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28-36。
教学反思与效果评价
4. 如何从教学实践经验中提炼有深度的结论?
梁砾文副教授:教学研究是教师为解决教学实践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而开展的研究,要具有深度和可发表价值。首先,教学活动复杂,存在各个层次、各个维度,以及相互关联的问题,要开展有价值的研究,并提炼有深度的结论,我们需要从这些问题中,寻找同行普遍关心的或者亟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作为研究的起点。其次,我们要围绕关键问题,广泛阅读文献,将自身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与已有讨论进行碰撞,了解同行们的研究现状,从而形成具有价值的研究焦点。最后,对标研究焦点,按步骤开展规范的研究,讨论结果时,应与已有文献和现有讨论进行有效对话,以提升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继而得到具有深度的结论。
5. 如何对学生的产出任务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从而凸显任务的价值?
梁砾文副教授:“产出导向法”中的“评价”遵循“以评为学”这一教学假设,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评学结合比评学分离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产出导向法”教学实践中,评价作为学习的强化与升华关键点,是与教学有机融合的,贯穿“产出导向法”驱动、促成、评价的完整教学流程。如何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关键是明确所处教学阶段的作用和功能。例如,在驱动环节,对学生产出任务进行评价的作用是诊断学生实际水平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创设具有交际真实性的场景,引导学生完成挑战性适中的产出任务。教师对产出任务进行诊断,聚焦普遍性的关键问题,更加明确教学目标。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课堂产出活动,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激发学习兴趣。再如,在评价环节,对学生产出任务进行评价的作用是帮助教师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促成是否有效,还存在哪些问题,是否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帮助学生达成目标。这一阶段的评价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课前,教师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评阅学生作业后,聚焦存在的问题,设计评价焦点;课中,教师以学生存在的问题为驱动,设计课堂活动搭建循序渐进的脚手架;课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一步修改产出任务,然后进行推优示范,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总体来看,评价是整个教学流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在哪个环节,应当突出重点,解决主要矛盾,使评价成为巩固学习、强化新知的机会,帮助学生实现质的飞跃。
学术研究和写作创新
6. 请问老师,您收集的数据有哪些?用什么方法进行统计的?
梁砾文副教授:我采用的数据收集和统计方法与林老师的有一些不同,我的研究更偏向于质性研究,主要围绕学习和写作实践过程进行数据收集。收集的数据类型也很多,包括我自己的课堂观察、录像、教师访谈、同行教师对我的教学录像的反馈、学生的访谈、学生的作业和反思日志等。但由于我的研究焦点是后来才确定的,所以在实际写作中,我没有使用所有的数据,而是根据研究焦点选择数据类型,进行有逻辑的组织和分析。不过,对于经验更丰富的研究者来说,他们可能在研究刚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明确了研究焦点,这将使他们的数据收集过程更具针对性,也更高效。当然,今天的讲座也给了我启发,其实我们收集到的数据可以形成不同焦点,我们也可以围绕不同焦点呈现和分析数据,写出不同的文章。
林琳副教授:我们这篇文章是基于准实验研究设计写成的,收集的数据类型主要包含写作自我效能感问卷、师生深度访谈、课堂观察数据、学生的反思日志和三次写作。这篇文章主要关注的是“师生合作评价”对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此呈现的主要数据是前后测的写作自我效能感量化数据,以及学生对“师生合作评价”提升写作自我效能感的访谈数据。对于量化数据,我们进行了t检验,包括配对样本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对于质性数据,我们进行了主题分析和内容分析,将学生对“师生合作评价”对他们写作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反思等主题呈现出来。另外,数据呈现时还需要考虑到论文的篇幅等要素进行合理选择与调整,以便清晰展现研究的结果和结论。
7. 写关于“产出导向法”的文章,如何体现出创新性?
林琳副教授:在撰写有关“产出导向法”的文章时,研究的创新性至关重要。我建议读者阅读文秋芳教授在《外语教育研究前沿》发表的关于外语课堂教学创新研究的分类与论文撰写的文章,以理解教学创新研究的维度和类型。撰写此类文章,创新的首要步骤是阅读前期的相关文献,了解该领域当前的发展状况,并找出研究空白或创新点。创新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研究方法三个层面进行探讨。在进行研究之前,作者应该思考和调研是否已有前人做过类似的研究,自己的研究有无新的材料或方法,是否可以创造新的知识,是否可以为“产出导向法”这个研究领域带来新发现。如果研究的主题已经有过大量文章发表,而你的研究缺少新的材料、新方法或新知识,那么这个研究可能就很难发表,因为其创新性不足。所以,在撰写“产出导向法”的文章时需要反复思考研究的创新性在哪里。
相关文献
文秋芳,2023,外语课堂教学创新研究的分类与论文撰写[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1):3-10。
邱琳,2023,外语课堂教学创新研究:从教学研究到论文的转化[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1):11-16。
孙旻,2023,外语课堂教学创新研究评析:以英语演讲为例[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1):17-22。
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一是教学内容的整合,二是教学方法的创新,三是要加强实践环节,四是要建立评估体系,五是资源共享与合作。
2. 就语言服务人才培养而言,地方本科院校的英语专业商务方向教师如何将这个理念与校本特色、人才培养、课程教学和教育研究相结合?哪些是可以开展相关研究的?
商务英语也属于语言服务的内容,各个学校可以根据本校已开设的商务英语专业的特色,寻找与本校特色的结合点。接着,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要有所倾斜,把相关的课程,包括训练的内容迁移过来。此外,必须要增加实践环节,注重推广研究成果和教学成果。
3. 希望专家们能提供一些比较前沿的研究方向和获取语言服务行业研究资源的途径。
王立非教授的文章《提升大国语言服务竞争力,促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一些提高和加强国家语言服务竞争力的研究切入点,如政策支持和投入、加强语言服务人才教育、推进语言服务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建立标准和规范、打造品牌和形象、推动国际合作、提高服务质量和满意度。
获取语言服务行业研究资源的途径包括以下几种。第一,可以研究一下相关期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栏目。第二,要关注语言服务行业的研究报告,特别是翻译行业的报告。第三,要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有选择性地去参加一些高质量的学术会议,并尝试发表一些言论,听取专家的回馈。第四,借用社交媒体和平台,查询相关论文或报告。第五,重视与其他研究者进行交流。
大家可以参考王立非教授的文章《提升大国语言服务竞争力,促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该篇文章涉及语言服务的定义、语言服务的重要性、语言服务理论体系构建(包括供给理论、需求理论、质量理论、政策理论)等内容。
寻找理论框架时,第一步是文献综述,进行文献综述时,要思考这么多学者说了什么?我为什么选这个理论?我要用这个理论解决什么问题?而不是简单重复别人的内容。文献综述的目的是提出自己的问题,要理论引导,要问题导向。第二步是进行理论选择。第三步是进行理论评估,即评估所选的理论是否行得通。第四步是进行理论整合,若一个理论行不通,要借用多个理论的某个点,将其融合在一起。第五步是进行理论验证。例如,研究教学必然会涉及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研究传播必然会涉及传播学。因此,理论的选取不是固定的,取决于要论证的问题是什么,计划从什么角度进行论证等。
若要投稿的话,要先研究国内和国外相关期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栏目。语言服务研究没有现成的东西可参考,需要进行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还要守住学术的规矩,因此难度比较大。
关于职业教育中的人才培养,第一,语言能力培养是不可或缺的;第二,专业知识培养,即要明确学校特色,清楚要在语言服务的哪个领域进行服务;第三,技术工具的培养;第四,实践能力培养;第五,要把职业素养培养贯穿到课堂教学中;第六,教师要与时俱进。值得注意的是,教育一定要面向社会需求,多一些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让学生多一些校内或校外的实习实践。
可从事的职业包括笔译、口译,还包括语言教育和培训、语言技术与工具开发、跨文化交际和国际业务、语言咨询、项目管理、语言服务平台与企业管理、语言服务研究与教育等大类,若再按照岗位划分,多达几百个岗位。
1. 不知道从哪个角度切入来构思外语人才国际传播能力培养论文,请问如何寻找选题方向?
崔琳琳副教授:关于寻找选题方向,可以从以下三点切入。
一是了解目标杂志的办刊宗旨与选题趋势,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经验。例如,《外语教育研究前沿》的办刊宗旨是理论联系实际,学术性与应用性结合,科学性与社会性并重,鼓励研究者以教师所关注的问题为研究重点,支持一线教师开展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性研究。
二是寻找选题角度。崔副教授指出《大学生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受众意识培养研究》一文的选题来源包括教学实践中的思考和课题研究中受到的启发,她指出教学研究的选题通常源于课程、教师和学生。在选题过程中,教师可从这三方面出发,细致梳理与思考,寻找有研究价值的选题角度。
三是注重选题的意义和新意。选题应具有深度和解决实际教学痛点的意义,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或研究方法上寻求新意。
推荐文献
崔琳琳,2023,大学生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受众意识培养研究[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4):27-33。
文秋芳,2023,《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 关于外语人才国际传播能力培养这一话题,请问有哪些相关理论可以运用?这一话题的论文怎样写才有理论意义?
孙曙光副教授:关于外语人才国际传播能力培养,近20年来,国内外学者一直尝试构建各种各样的传播能力框架:陈国明(2005)提出的全球传播能力模式,包括全球思维能力、文化映射能力、互动协同和自我发展;顾卫星(2019)的中华文化英语传播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和交际能力;杨华(2021)构建的外语数字化叙事能力框架,关注叙事结构、叙事话语和跨文化意识;以及文秋芳(2022)针对外语专业和国际中文教育专业提出的国际传播教育理论框架。此外,《强者通心:国家传播能力建设》(赵磊 2022)提到的多个理论也可以借鉴,尤其是传播学理论,如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强调有效传播沟通的四项基本规则:可领会性、真实性、真诚性和正当性。
关于提升理论意义,可以在解读研究结果时进行深入探讨,阐释理论的适用性或局限性,或提出对相关理论的修正意见,进一步促进理论发展。论文结尾可以总结理论意义,谈一谈对外语人才国际传播能力培养的启示或促进作用,如杨华、李莉文(2023)在《大学生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发展变化个案研究》结语处提到将更为内隐的大学生讲中国故事的态度、对中国故事的构思都纳入讲中国故事能力的框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讲故事能力的动态属性和发展性特征,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提升理论意义的例证。
推荐文献
Chen, G. M. 2005. A model of glob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J]. China Media Research 1: 3-11.
顾卫星,2019,中华文化英语传播能力培养研究:内涵、路径、实践——以“中国特色文化英语教学”为例[J],《山东外语教学》(4):47-56。
文秋芳,2022,国际传播能力、国家话语能力和国家语言能力——兼述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双轮驱动”策略[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17-23。
杨华,2021,大学生外语数字化叙事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思政的新探索[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4):10-17。
杨华、李莉文,2023,大学生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发展变化个案研究[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4):20-26。
赵磊,2022,《强者通心:国际传播能力建设》[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3. 如何将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入外语人才国际传播能力的培养中?
李莉文教授: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人工智能带来的影响,把握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和发展空间。从一线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在课程中融入外语人才国际传播能力培养。以“digital storytelling”这门课程为例,教学模式包括挖掘故事、提取素材,还涵盖视频制作,其中就运用到人工智能技术,如ChatGPT。
其次,加强创新思维培养和技术能力培养。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使用AI技术,并指导学生批判性地评估AI生成内容与自己创作内容之间的差异。这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AI技术的潜力和限制,也有助于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
最后,发挥外语教育在价值判断、伦理约束、人文关怀等方面的作用。在应用AI技术培养外语人才国际传播能力的过程中,还需关注生成内容的意识形态导向问题。尽管AI技术为外语教育带来了创新工具和方法,但人文关怀和伦理意识的培养仍不可忽视,在外语教育中要平衡技术与人文的关系,确保技术应用能够充分服务于教育理念和目标的实现,进一步思考数字时代,外语教育何为。
4. 请问如何客观和全面地评价外语人才是否具备国际传播能力?有哪些具体的评估标准和方法?
杨华教授:外语人才国际传播能力培养的评价研究,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把评价本身视作研究主体,通过创建量表直接衡量能力水平;二是通过评价标准审视培养的效果及程度。根据不同的目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以创建量表为目标,可参考《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研制过程,关键在于清晰界定能力构念及其评估和分级方法。
对于外语人才国际传播能力的评估,尤其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要考虑外语人才国际传播能力的动态性特征,尤其在当下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传播能力会随技术进步而变化。因此,采用动态和形成性评估的方式更能体现学生能力的发展变化。此外,除了传统的认知技能衡量之外,还必须考虑学生的态度等非认知因素。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可以更准确地评价学生是否具备国际传播能力及其提升潜力。
5. 构思外语人才国际传播能力培养相关论文时,最难的是如何评估这种国际传播能力,这种能力的构建和评价指标如何设计?
杨华教授:国际传播能力作为一个新兴概念,由于概念的构建尚未形成统一明确的标准,外语人才国际传播能力评估存在难度,其能力评价指标设计可以考虑以下思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建立、提炼具有本土适用性的评价指标。如本期的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方法,将外语传播能力发展划分为不同阶段,为评估提供新视角。从本土教学情境出发构建国际传播能力的评价指标,一方面可以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不断探索和拓展具有本土实用性的评价指标,最终形成适用于更广泛环境的综合性评估框架。
如何选取理论框架
1.研究中采用新的理论视角,或理论视角有一定程度的创新与突破,但研究结论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十分趋同甚至吻合,如何进行理论运用的创新以及理论生产的创新?
我们不能一味追求创新点,而是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论点,在论点中可以加入新的内容。研究创新性要建立在解决问题的前提下。如果研究结论和已有的研究结果特别吻合,那么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你解决的问题和前人的研究结论没有太大差异,没有新的发现,因此没有太大的研究意义。二是研究结果虽然比较吻合,但是整个教学过程不一样,那也会产生差异,这不具有讨论意义,不能一概而论。
2. 非教学法等专业出身的教师,因教学时间较长,以往论文多与教学相关,但写作时缺乏相关教学理论支撑,应该如何快速提升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如何使教师快速接触到最新、最权威的教学理论?
教学知识体系包括基本概念、概念的演进方式、历史发展进程等,这些知识都需要进行系统的学习,不能操之过急。因此,教学理论水平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提升,而理论知识也很难在短期内被迅速掌握。
实际上并没有最权威的教学理论,任何理论都有具体的适用范围,因此一定要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学习、掌握和积累,要从最基本的内容学起,而不是直接看最前沿的、最新的发展成果。总之,要回归基本,夯实基础,持续研究。
3. 请问《外语教育研究前沿》对行动研究的理论框架有没有具体要求?
我们对行动研究的理论框架并没有一个既定的要求,老师们可以参照近些年期刊上刊登的有关行动研究的论文,参考文章作者是如何描述选取理论框架、进行思考的。
1.对书评有没有什么要求,必须是国外新出版的吗?可以是新出版的教材吗?
一般来说,所评介图书一定是与外语教育理论、外语教学实践相关的,并不限国内和国外,但是国外的多一些,因为很多国外新出版的比较好的著作,我们不一定能很快看到,但并不是说我们不刊登关于国内著作的书评。
按照投稿时间来算,所评介图书最好是两年之内出版的,比如说今年要投一篇书评,建议所评介图书最好是2020年或2021年出版的,因为审稿和排期还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可能6—8个月,或者即使录用了可能也要再等上2—3期。大家可以想象,如果是三年前出版的图书,等到最后刊出的时候,可能已经过了4—5年了,这可能就有点过时了。
关于书评的内容,首先我们不希望书评是简单地介绍书本身的内容,就好像把书的摘要和提纲目录翻译成中文展示出来。我们其实最希望作者能够呈现所评介图书在其本身的研究领域或者学科方向上有哪些贡献,能够带来什么新的知识贡献或实践启发,希望作者能够把书评写成论述,这样的话,书评开篇要先点明该书立足的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然后再来介绍具体内容,不同的内容实际上是在佐证该书是如何带来这些贡献和启发的。最后的评述特别希望一方面能够对外语教育学科前沿作出评述,另一方面希望能够关照国内外语教育的问题和现状,这样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启发。
关于书评中对图书的内容介绍和评述所占比例,内容介绍部分最好不要超过一半。比如说一篇4000—5000字的书评,我们特别希望单纯介绍书本身主要内容的字数大概为2000—3000字,如果再长的话,关于图书背景、其学科贡献及对我国国内外语教育的启示可能就没有太多的篇幅了,因为书评本身的篇幅就比较少。
2.引言部分有可能涉及一些文献,文献综述部分还会涉及一些文献,这两种文献可能会有些重叠,该如何处理?
这是一种很普遍也很正常的现象,但是我们在引言部分和文献综述部分引用同一文献的论证目的不同。引言部分引用文献更多地是来说明我们做的研究前人没有做过,重在讨论研究空白,也表明我们的研究是要填补某个研究空白,并具有重大意义。而在文献综述部分,如果我们引用了同一个文献,实际上更多地是在解释我们的研究和前人研究的关系。
3.讨论部分是文章的重要部分,但是很难写,是否可以从审稿的角度简单介绍一下如何进行讨论?
每篇文章的结果不一样,讨论的角度就不一样。
讨论最常见的问题是很多作者只是简单地对前文结果进行总结,讨论深度不够。因此,建议大家在讨论部分更多地进行阐述,来分析、解释你发现的现象背后的原因,尤其是所探究的若干事物之间的关联。但是,讨论这一关联时,需要与研究结果相勾连,当然,除了基于结果,也可以在前人研究理论的指导下,加上自己的逻辑和推断,作出适当或恰当的推测,这也是有意义的,但是不能讨论得太没有边际。讨论部分一般会出现两类问题:1)太过描述性、总结性;2)太泛泛而谈、太脱离研究结果。
讨论部分和期刊的定位也有联系,讨论本身也要体现学术性与应用性结合、科学性与社会性并重,既要紧密结合自身的研究,又要体现足够的学术性,不能只谈自己的感受,而是从学术角度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探讨,或从真正挖掘研究的社会意义和应用价值这一角度出发,进一步提炼和升华。总之,要超越前面的具体研究,进行进一步的总结。
4.教学实践类论文是更偏向于以学期还是学年为单位?
大家可能知道,有一种研究是课例研究(lesson study),就是反复上一节课,然后进行研究,所以研究的关键不是以什么为单位进行,而是要解决什么问题,有的问题不需要那么长时间,但有的问题可能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
5.文献综述总是写得很像在罗列各种文献,如何将其很自然地串联在一起?
文献综述需要一个脉络,不是简单地罗列前人的研究结论,而是从文章的核心内容开始写起,提炼先前研究中最主要的结论及与本文相关的结论。然后,逐渐过渡到本文提出的观点。另外,我们需要注意,文献综述应该有述有评,不仅仅是列举研究结论,实际上最重要的是评价,最后要对这些研究结论作一个评价,也可以指出如何优化前人研究中的不足。
6.写文献回顾时不知道是否要全面地简述、评价以往研究问题,担心会错过一篇重要文献。文献太多了,应该怎么写文献综述?
审稿时,我们主要看文章选题是否符合本刊定位,并不会因为文献不足而拒稿。而文献综述的目的是论证研究的价值,文献综述是议论文,不是说明文。所以文献不在于多,而在于呈现对论证有帮助的文献。
7.学术用语不准确,理论框架与思路不清晰,术语不够,该如何解决?
这可能是因为对外语教学相关理论框架、学科知识不够了解。这时我们需要阅读相关的材料或书籍,不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和术语。
8.请问如何更好地阅读文献?
我们在阅读文献时,可以借鉴科研论文写作框架IMRD,其中I代表引言(Introduction)、M代表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R代表结果(Results)、D代表讨论(Discussion)。每读一篇文章,就记录一下文章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结论和不足之处这四项内容,有助于了解前人是如何对这个问题展开研究的,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可以进一步改善。
9.请问对于构思论文研究过程与设计文章结构有什么好建议?
可以看看已发表的论文,了解研究过程与行文结构。已发表的文章虽然可能也有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但是从整体上看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老师们可以参考核心期刊上一发表文章的研究过程与写作思路。
10.请问英文摘要写作与中文摘要写作有什么不同之处?
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在功能上是完全一致的,可能在一些表达习惯上存在不同,但是这实际上是中文和英文的区别,不是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的区别。英文摘要和中文摘要在技术方面没有什么不同。如果从功能角度来看,两者的结构功能和语步功能没有本质区别,只需要在语言上进行一些调整。
11.请问国内外期刊的英文摘要有何不同?是不是要按照不同的阅读群体来写?
理论上来说,国内外期刊的英文摘要没有什么不同。但事实上,国内的中文期刊对英文摘要在编校上的要求可能没有英文期刊那么严格,这与阅读群体是有一定关系的。但是,即使是中文期刊里的英文摘要,阅读群体也不仅仅限于中文读者,所以,无论是中文期刊,还是英文期刊,英文摘要的阅读群体其实是相同的,即以英文为媒介来阅读、理解和获取摘要信息的读者,从这个角度来看,不必特别区分国内期刊和国外期刊。
12.请问在撰写英文摘要时,应该选取哪些内容?
一般来说,以非结构式的摘要为例,至少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研究背景或研究目的,也可以是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2)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3)研究的发现或结果;4)研究的启示,或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但是,每一项具体研究中的四个方面都不一样,所以大家还是要根据实际研究的具体内容来撰写摘要。
13.撰写英文摘要时无法简短地概括主旨,请问如何梳理英文摘要的逻辑关联?
第一,当我们无法简短地概括主旨时,首先应该考虑在撰写中文摘要时,自己是否已清楚地了解文章主旨,其次再考虑语言问题。撰写英文摘要也是在和中文摘要互动,写英文摘要时可能会发现中文摘要中一些表述不够明确、具体的地方,此时可以再修改一下中文摘要,然后反过来继续撰写英文摘要。实际上,这是一个不断思考、深化、检查的过程。此外,如果想把主旨内容表达清楚,一个简单的办法是向不同的人述说,最后就可以简练地说出最重要的内容,从中概括主旨。同时,通过他人的反馈,我们也能知道哪些内容是别人听不懂或不感兴趣的。往往别人听不懂或不感兴趣的内容,可能就不是特别重要的。撰写英文摘要是一个需要反复修改的过程。
第二,梳理好英文摘要中句子间的逻辑关联,实际上有几个主要的语步,一是呈现完整的信息和内容;二是按照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发现、研究启示的顺序来撰写摘要,不能颠倒顺序。
14.在英文摘要中,请问是否要加入文献引用?
一般来说,期刊文章的英文摘要不需要加文献引用,除非这个文献特别重要,不引不行,才会加上文献引用。但是一般期刊投稿时,是不需要在摘要里加文献引用的,因为摘要的功能只是让读者看完之后来决定是否继续阅读全文。也有比较特殊的情况,比如向某一个国际期刊的特刊(special issue)投稿,在投稿的过程中,仅仅要求我们提交摘要,因为期刊需要通过摘要来判断是否录用这篇摘要,再考虑邀请作者撰写全文。所以在这个时候,可能才会在摘要里加一些文献引用,并附上参考文献。
15.如何写出符合核心期刊要求的英文摘要?
修改语言和内容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在撰写摘要时不要怕下笔,先写出一篇初稿,如果不满意,还可以不断地修改;也可以多参考一些已发表论文的摘要,不断和自己的摘要进行对比,基本上就能摸索出某一个期刊对摘要的大致要求。
16.撰写英文摘要时,遇到的最大难题是语言,请问如何找到最精炼的句式把重点说到位?如何使用相关词汇表达?如何寻找专业术语和表达?
首先,在内容上确定表述的重点。当我们不太清楚重点时,可以向他人讲述论文的主旨要点,通过多次讲述,捋清自己的思路;也可以直接把想表达的内容都写下来,过两天再重新看这篇稿子,从中挑出自己想表达的重点,再围绕重点把不需要的内容删掉并重新撰写摘要。经过几次,基本上就能找到文章重点了,然后继续修改语言层面的问题,越改越简洁。
其次,建议老师们直接去看已发表文章的英文摘要,从中寻找专业术语和词汇表达。尤其是国际上相关研究领域的一些期刊,大量地阅读英文摘要,一篇一篇地积累句式、词汇等,并用在自己的写作中,实际上这是一个不断积累和仿写的过程。
17.如何教授非英语专业学生的SCI论文写作?
可以通过一些例子,给学生提供一个大致思路,也可以列举一些具体的语言问题,帮助学生分析与修改论文。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积累和仿写,不断积累句式、短语和词汇表达。相对于人文学科的论文来说,理工科论文在整体结构和语言表达上可能更容易遵循现有的一些写作模式,比如呈现图表、分析数据,都有很多惯用的句型,只要多看、多积累、多模仿,慢慢就会写好的。
1. 请问选取文章一般会考虑研究方法的权重吗?比如,定性、定量文章,或者采用混合方法的文章,会考虑全定性的文章吗?有无研究类型或者研究方法的偏好?
我们对研究方法的选择没有偏好,因为方法是用来解决研究问题的,我们其实更关注大家的选题,至于研究方法,最重要的评判依据是所选用的研究方法到底能不能解决我们希望解决的研究问题。
2.实证类研究受欢迎,还是理论深度高的研究受欢迎?
不管是实证类研究,还是理论深度高的研究,都需要理论联系实际,从理论的核心问题,或者实际中比较真、比较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来选择自己的选题,并开展研究。
3.常用的语言数据统计方法有哪些?
从数据统计的角度来说,可以分成参数类和非参数类,现在还有一些比较新的方法。我们的编辑团队、庞大的审稿专家队伍都是比较熟悉各种各样的统计方法,所以大家还是要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来选择研究方法,包括统计方法,不必特别担心方法过新或太过传统,导致审稿人对您的文章评价产生一些影响。
4. 请问贵刊要求量化研究提供原始数据文件统计分析结果,对于质性研究需要提供什么素材?
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要求作者提供量化研究中SPSS整个文件夹,但是如果作者使用了问卷,一定要把问卷附在文章后面,也许文章刊发的时候,我们没有版面向读者呈现完整问卷,但可能会通过文字提醒读者,若有需要,可以与谁联系。无论如何,不管是使用问卷还是进行访谈,我们都需要看到作者的原始问卷或访谈提纲,若只呈现了数据,是无法判断研究内容是否正确的。
当然,我们不可能要求作者提供访谈转录的全部文字(可能几万字),但是在文章里提供素材的时候,肯定有引用,在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中,也一定要能够说明数据是怎么分析得来的。虽然我们相信作者不会造假,但还是希望作者能够向我们提供判断你的研究是否可靠的数据。
5.请问贵刊更青睐外语教育实证类文章吗?
本刊虽然倾向于实证类的文章,但不会刊发仅仅展示最新数据分析方法的文章,而是刊发能帮助我们一线教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文章,如果文章中使用了实证研究方法,就更好了。
6.请问量化研究文章会不会比质性研究文章更好发表?
不论是运用量化研究还是质性研究,只要是解决了实际教学问题的、研究方法科学规范的文章,本刊都欢迎老师们不吝赐稿。
1. 想了解一下语言评价素养的内部结构及其理论基础。
周珊珊老师:最早提出评价素养概念的是Stiggins(1991),Xu & Brown(2016)提出了实践中的教师评价素养框架。进入21世纪,语言测试界掀起了研究热潮。Inbar-Lourie(2008)、Fulcher(2012)、Lynda Taylor(2013)、Kremmel & Harding(2020)都是语言评价素养领域的关键文献,这些文献对语言评价素养进行了理论建构。在国内,林敦来(2011)、金艳(2018)和潘明威(2020)也做了理论探讨。这些重要的文献都可以让我们具体了解语言评价素养的结构和理论基础。这些文献已在我文章的参考文献里详细列出,有兴趣的老师可以自行查阅。
2. 不同场景的语言评价素养有何不同?
许悦婷老师: 我不确定提问的老师所指的不同场景具体是什么,不知道这位老师讲的是教学场景,还是不同的教育阶段(如小学、初中、大学)。就我做语言评价素养研究的经历而言,我通常会把教师评价素养分为不同的子素养,如反馈素养、评分能力等,也就是教师不同侧面的评价素养。关于这个话题,我自己也有相关的论文,感兴趣的老师可以去读一下。
3. 教师和学生的评价素养有何异同?
许悦婷老师: 关于教师和学生评价素养的异同,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要想具体了解,还是推荐老师们多读一些相关文献,像周老师前面推荐的,以及我自己做的一些研究,老师们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去阅读。就研究现状而言,在中国以及整个儒家文明影响的东亚国家,以及一小部分西亚的国家,如伊朗这样比较teacher-centered的国家,教师评价素养研究相对更多一些。像一些西方国家呢,他们也会比较多地做学生评价素养研究,但可能也只是聚焦学生评价素养的某一方面,目前主要围绕学生的反馈素养进行研究,如学生怎样提供反馈、怎样接受反馈、怎样根据反馈进行修改等层面。
4. 思维品质,如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可以通过阅读测试来评价吗?
江进林老师:一般来讲,思维品质在写作测试里体现更多。大家都知道现在很多大型考试如CET-4、CET-6、雅思、托福中,写作评分标准包含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如对内容丰富性、创新性以及结构逻辑性的考查。当然,阅读测试也可以评价思维品质,但要选择合适的题型。例如,我们最常见的选择题,如果要体现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可以让学生选择topic sentence,这要求他们提炼段落大意,能够体现逻辑思维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也可以设置排序题,让学生对一个段落里的多个句子进行前后顺序的排列,这也能体现对逻辑能力的考查。除了选择题,还有简答题,那就更好设计了,比如说让学生评价(evaluate)阅读语篇里的某个观点、某个人物,这就涉及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因为学生可能会批评别人,也可能从新的角度评价别人。总之,思维品质的考查在阅读测试里不如在写作测试里体现得那么充分,但是也可以通过设计合适的阅读题型来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
提高语言评价素养
5. 教师如何在日常教学评价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语言评价素养?如何缩小语言评价实践和理论知识之间的差距?
江进林老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评价素养还是得进行系统的学习。我在做同伴互评实践研究时就发现,有些老师即便已经是很有经验的同伴互评者了,他们实施互评的方式并不一定是最佳的,可见教师需要进行系统的学习。教师可以阅读相关理论去获取知识,或者用更直接的方式——阅读已经发表的论文。比如,我想要在课堂上使用同伴互评,那么怎么使用同伴互评呢?哪种方式效果更好呢?这时候就可以去读前人对同伴互评的研究。我的一个同事就是这样做的,他在上“学术写作”课的过程中就使用了同伴互评。在设计同伴互评方案之前,他阅读了大量文献,看别人的同伴互评到底是怎么做的,怎样实施同伴互评更有效。其次,教师要学会在实践中反思。有些老师可能使用同一种方法很多年,教学模式比较固定,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一种方法,我们需要用一段时间,边用边观察学生的反馈,自己也反思如何去改进,只有多思考才能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所以,要想提升语言评价素养、缩小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差距,一是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进行系统性学习,吸取别人做法里的经验;二是要在实践中反思、学习和不断改进。
开拓选题思路
6. 如何将语言评价本身与教学相结合?
许悦婷老师:语言评价本身就是教学的一部分,只是我们通常会忽略它。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管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还是在学生学习结束的时候,我们都需要不断检验教学效果,这本身就是评价过程,也就是说,不管是形成性评估还是终结性评估都与教学紧密结合。
7. 语言评价研究如何与教学相结合?
许悦婷老师:其实,老师们基于日常的语言评价实践,可以做大量的研究,包括我本人所做的相关研究,都是源自我在教学和评估实践中思考的一些困惑,以及基于这些困惑进行后续文献阅读生发出来的研究问题。所以,老师们的日常教学问题或者评估实践问题是转换成研究问题的一个很好的资源库。像日常教学里我们有时熟视无睹的一些困难、问题、困惑等,老师们都可以通过反思的形式记录下来。但是要注意教学反思或者评估问题不能一步到位成为研究问题,这个过程需要反复的提炼,反复的反思,反复的讨论,反复的阅读文献,这种螺旋上升过程才能最终引向研究问题。
8. 如何结合中国国情做语言评价素养的本土化研究?
江进林老师:结合中国的国情来做,就要研究中国的情况,比如中国的教师、中国的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的学生、中国的场景等。像周老师和赵老师做的针对中国教学管理人员的研究,针对这一群体开发评价素养问卷、构建理论框架,就对这一群体如何更好地做教学管理、提高其评价素养具有启示意义。还有一些在中国使用比较多的课堂做法,如要求学生在课上做presentation,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中国场景。那么研究如何评价学生的presentation,可能也是一个本土化的研究思路。另外,我自己做的同伴互评实践研究,针对的是中国的外语教师,这些都是有启示意义的。
许悦婷老师:从另一个角度讲,想要结合中国国情,做一些本土化的研究,我觉得老师们首先得去了解中国国情下语言评价和评估有什么特点。只有基于这个特点,我们才能去做本土化的语言评价素养研究。从历史的角度讲,受科举制的影响,我们的测试传统是比较强的。现在我们仍然用大规模的考试进行人才选拔,这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那有没有更细化的研究方向呢?这就要求老师们在文献阅读的时候,不只阅读我们语言学领域的文献,可能还要阅读一些历史、社会学的文献等。所以,如果要做结合中国国情的语言评价素养本土化研究,老师们可能需要进一步拓宽自己的阅读面,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我国的国情及其对语言评价和评估的影响。
精进研究设计
9. 我发现我收集到的教师授课数据评价内容少,评价的方法也没有新意,不知道基于这样的数据写出的文章能发表吗?
赵海永老师:一般来讲,想要在期刊上发表文章,尤其是高质量期刊上发表文章,我们是要讲究创新的,可以体现在工具的创新、问题的创新和内容的创新等。总之,有新意的文章才更有发表的可能性。如果我们想在这方面做好的话,首先要有一个比较科学的研究设计,包括研究问题、研究工具、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甚至结果的解读等。各方面做得更科学,文章才更容易发表。如果收集到的数据少这种情况是基于前期的严格设计,那么我想,你可能需要去深挖它背后的原因。为什么收集到的被试的评价数据少,评价方法缺少新意?如果深挖背后的原因,把它背后的故事讲出来,我觉得可能还是有发表的可能性的。当然,如果这些数据是基于平时的观察,想基于这些数据提出一个研究问题并就此写文章,那么我建议还是要想办法追加一些质性的数据,比如访谈被试,请其谈一下对评价数据的看法和相关知识储备等。通过访谈数据,分析被试的语言评价素养现状,如发现其语言评价素养有待提高等。也就是说,想要发表论文,还是要在内容和创新性上下功夫,在量化数据不足的情况下,要想办法再从质性的角度深挖和补充,做出更科学的分析和解释。
1. 请问在哪里可以看到各位老师实施POA理论的视频或者具体的操作环节?之前看过一些论文都是分开阐释,不是一个完整的驱动促成评价的环节。
学术论文有字数限制,因此,论文通常会聚焦某个教学环节,无法对POA全程作详细的介绍。老师们如果想多了解一些,可以看看外研社•U讲堂社区今年推出的数字课程,其中包括课程讲解、课程设计、驱动—促成—评价教学流程。大家如果对POA感兴趣,也可以看看相关专著来了解完整教学流程与教学方案。
2.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论文融入教学理论?或如何在教学论文中进行深刻的理论分析?如何做到教学类文章理论深度与数据充实的有机统一?
第一,教学类文章中的理论视角和数据分析需要有机结合。作者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多了解二语习得、外语教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第二,不同的文章结合理论的方式也不太一样。一类文章中的理论是起解释作用,从某一种理论视角来研究一个课堂环境下的问题,帮助我们分析、解释课堂里的教学和学习行为,解释课堂里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还有一类文章中理论是用来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比如,使用新的教学理论来改进教学实践。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先对理论进行透彻的解读,基于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深层互动,在实践基础上提炼一些具体、深入、具有新意的理论解读观点。
1. 遇到过审稿专家要求把研究问题放在文献综述之后,不放在引言,但是文章没有专门进行综述,因为现有的研究文献比较少,在引言第二段梳理了研究现状,于是没有按照要求修改,同时查看了该刊刊发过的文章,也有将研究问题放在引言的情况,有两点想咨询专家:1)这种情况该如何回复审稿专家?2)研究问题放在哪里比较合适?
文献综述实际上是在论证自己的研究和前人研究之间的关系,比如,我们是要颠覆前人的研究、拓展前人的研究还是综合前人的研究,所以我们无须把综述写得特别长,关键是要说清楚自己的研究和前人研究之间的关系,这是文献综述的核心要义,与研究文献的多或少没有必然的联系。
关于如何回复审稿专家,如果有些审稿意见您觉得特别难处理,或者说您还有其他的想法,还是非常鼓励作者如实把这一情况陈述出来。因为我们的修改说明实际上是一个回应,作者并不一定必须按照审稿意见来修改,审稿过程和复审本身是一个作者和编辑、审稿专家进行交流的过程。所以只要您写清楚原因,说明做了哪些处理,我们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如果我们认为必须要进一步修改,也会再次给您作出反馈。
关于研究问题放在哪里比较合适,我们觉得这与整篇文章的写作布局和架构有关。如果文章的引言部分论证得很清楚,研究空白讲得很明白,研究问题相对来说又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结构性,那么研究问题可以在引言末尾直接提出。有的时候需要通过文献进一步论证自己的研究和前人研究具有什么关系后,才可能更顺理成章地提出研究问题。所以还是取决于自己研究的特点,没有一定之规,但一般不会在引言开头提出研究问题。
2. 作者认为研究有意义,反馈意见却认为无意义,如何处理?
我们特别尊重作者对自己研究的评价,但是我们实际上是在尽最大的努力,根据期刊的宗旨、定位、学术规范等对您的研究作出评价,所以如果双方意见不一致,我们觉得可以鼓励大家通过各种途径来沟通,但是沟通可能不会影响或改变整个审稿流程,这也是国际国内各个学术期刊在处理稿件流程时的一个通行标准。
3. 投稿时,初审认为不错,但要求字数不超过8000,把字数降到8000后,外审专家却说写得不够全面、深入,然后按照外审专家的意见修改后,字数往往会超过9000,请问这一问题该如何处理?
初稿不超过8000字是一个硬性要求,否则可能在预审时就会被退回去修改。但是在修改过程中,我们确实有很多稿件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觉得如果不是超特别多,还是可以在外审过程中接受稿件字数略微超过规定的上限。当然在终审时,整个内容确定以后,还是要压缩回8000字以内的。
当然极少数的情况下,可能也还会超过8000字,所以这不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大家在外审阶段不必过多关注这一问题,还是我们共同努力提升稿件本身的质量。
4.审稿专家在数据分析方法方面提的建议,如果作者有自己的理由,可以不采用吗?同时说明自己的观点和方法出处。
作者不采用时需要说明自己的观点和方法出处。因为这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作者可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疑惑和想法。当然,在审稿过程中,期刊的审稿编辑,以及编辑部的编辑也会参与整个过程。
5.看到与手头稿子相近话题的文章后来投稿(但文章具体内容是完全不一样的),很快收到拒稿理由为已刊登过该话题。以前一直以为刊登某话题,是因为期刊正关注该话题,该趁热打铁,但如今碰壁,想请问老师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实际上,可能不只是研究话题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论文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并没有特别突出的研究成果。另外,也不存在一个研究选题只刊登一篇论文的情况,任何话题都可以不停地深入探索。
6.如何在审稿过程中与责任编辑进行有效沟通?
首先,作为最早接触到稿件的审稿编辑,我们审稿时,最关注文章话题是不是与外语教学相关,如外语教师、外语学生、外语教学、外语教材、外语测评。其次,责任编辑会把审稿编辑、外审人的意见反馈给作者。建议作者都要谨慎、认真地对待审稿意见。您对审稿意见可以持个人观点,如果您有不同看法,那么您不仅要提出您的主张,同时还要说明理由,这样才能促进作者与责任编辑有效沟通。
7.经历一轮返修之后依旧被退稿,请问这种情况可以跟编辑进一步询问原因吗?
第一轮返修时,编辑会把审稿意见反馈给作者,期待作者在这一轮修改之后能达到送外审的要求或基本要求。如果作者修改后,还是没达到要求。那么基本上不会送外审,可能在审稿编辑这一环节就会退稿,同时审稿编辑也会说明退稿原因,作者也可以根据退稿意见,继续修改、完善论文。
一般来说,经历一轮修改后还被退稿的原因基本上有两种:第一,研究问题从一开始就有点模棱两可,与外语教育、外语教学的关系可能不太大,而且文章在行文上可能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二,作者返回的修改稿中,大部分内容没有按修改意见修改,也没有说明未修改的理由。
因此,为了避免被退稿的情况,作者返回修改稿时,需要说清楚修改的内容及原因,包括困惑和疑惑,对于未修改的部分也要说明原因。如果文章进入外审环节,作者之前提出的修改意见或主张,编辑也会一并转给外审人看看修改意见是否合适。
8.请问贵刊对稿件外审是否有通过比例要求?
本刊没有外审通过比例要求。我们希望刊发老师们的好文章。
1. 审稿周期大约是多久?从投稿到录用,再到见刊需要多长时间呢?
审稿包括预审、初审、外审、复审和终审五个环节。预审阶段主要看文章是否符合本刊的定位,即是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术性与应用性结合、科学性与社会性并重。同时,预审阶段也会看文章的要素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投稿的各项基本要求,包括字数、参考文献等方面。初审阶段实际上是再一次核实文章的方向是否符合本刊的定位。研究设计有无较大问题,从而决定是退稿、退修,还是进入外审阶段。在外审阶段,我们会邀请两位专家对文章进行审读并提出修改意见。作者根据修改意见修改之后还要进行外审复核,复核通过之后可以进入复审,复审之后提交主编终审,这其中每一步都可能会退稿或退修,大多数文章需要退修3—4次,即使到了终审阶段,多数情况下,文章也还要退修几次才能够通过,或者最后还是会退稿。
所以即使所有流程都顺利,且外审复核和复审都只有一次,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从投稿到录用也需要3—6个月的时间,如果中间需要多次外审复核和复审,那么审稿的周期自然也会相应加长。从作者的角度来看,如果希望加快进度,一是投稿之前仔细了解期刊的各项要求,确保定位比较准确,也符合稿件各项要素的要求。二是在收到修改意见之后,认真对照意见进行修改,写清楚修改说明,在两周之内完成修改,及时返回,这样可能会节省一部分时间,从而加快整个审稿流程。
另外,文章何时见刊也需要看期刊本身栏目的安排,如果某一期期刊栏目的稿件比较多,还需要根据投稿的时间等待排期。一般情况下,外语教学类的文章比较多,可能等的时间也会相应长一些。关于整个审稿流程,大家都可以通过在线审稿系统实时查看,同时我们每次退修都会发邮件给作者,大家也可以通过邮件和我们联系,随时查看文章进展。
2.刊发周期漫长,可不可以退稿?
如果期刊已经确认要刊发一篇稿件,但作者提出要退稿,可能不是那么符合学术规范,因为期刊花了很长时间进行审稿。
因此,建议作者首先要遵守学术规范,如果一稿两投,这本身就是违规的。如果确实觉得流程长,愿意重新再去试,我们也不反对,但是如果稿件已经进入了我们的审稿流程,通过了预审、初审甚至外审,这时候作者要是再退稿可能不是很好,当然作者有权利要求退稿,这个是没有问题的。
3.终审退稿大概有什么原因?
我们现在也在尽量减少终审阶段进行退稿。因为前面经过了那么多流程,到了最后还要退稿,这对双方都是一个不太愿意接受的事实。
虽然终审阶段的退稿率没有那么高,但还是存在退稿的情况,大致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有时候审稿人对我们期刊的宗旨把握得没那么准确,等到终审阶段,主编发现稿子不太符合期刊的宗旨,但是,这种稿件即使被退掉了,也能投到其他更适合刊发的期刊上。
第二,作者将文章改得面目全非,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内容。一般情况是作者发现文章改不出来,所以没有按照主编的意见进行修改,而是干脆重新弄了,这其实相当于换了一个题目,是需要重新审稿的,所以只能退稿了。
第三,文章到了终审阶段,突然发现研究设计有特别大的漏洞,逻辑也不严谨,但这种情况很少见。
总之,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如果终审阶段发现稿件确实有问题,要坦诚地与作者沟通,讲明问题出在哪里。如果作者有疑问,有时会打电话来沟通,我们会再跟作者讲一遍,一般都能把作者说服,不要让作者觉得我们跟他过不去,非要让他退,其实真的不是这样,每一次退稿的时候,其实我们都是很难过的,犹豫半天,和大家讨论还有没有挽救的可能性,有时候实在没办法挽救了,就只能退稿了。
希望大家明白的是,既然有终审这一环节,就有退稿的可能性,但是我们在尽量把这一比例降到最低。实际上主编每次都付出很多的精力和心血来看每一篇文章,除非这篇文章在研究设计上存在比较大的问题,这种情况下会退稿,其他的文章,主编都会提出非常详细的修改建议,有的文章要经过多轮指导和修改,最后才能录用。
4.根据贵刊意见得知,文章选题很好,后面论证欠缺,那么被拒稿后,重新修改的稿件能否再投贵刊?
如果我们认为选题很好,又适合在我们期刊发表,后续作过大修,论证有实质性的改进以后,还是欢迎大家再重投的。
5.如何判断期刊和论文的契合度?
老师们需要了解期刊的定位,可以先看看期刊的稿约。例如,《外语教育研究前沿》的稿约中强调“鼓励研究者以教师所关注的问题为研究重点,支持一线教师开展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性研究”,这说明本刊希望呈现外语教师关注的、需要解决的、具有共性的问题,希望刊发能真正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文章。
6.应用翻译交叉学科的论文该如何高效选择合适的期刊?
可以先看看所有翻译类的文章,看看自己的文章和已经发布的哪一些文章比较接近。再选择相应的期刊,仔细琢磨期刊的定位以及期刊稿约中的一些基本要求,从而确定自己的论文和这个期刊是否接近。
7.如何增加文章的刊登机会?
这个问题比较宏大,涉及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文章选题。老师们可以看看期刊已发表的文章和近期关注的一些话题,包括研究方法。看看您的文章与哪个话题比较接近。如果话题比较陈旧,一般来讲要有新方法、新发现才能增加刊登机会。
8.如何高效应对各期刊的不同体例和引用格式?
各个期刊都有不同的一些基本范例,需要遵守。像外语教学领域,多数遵守APA格式,包括行文构架、引文格式。但是不同期刊具体的引用格式也有一些不同。所以您在投稿的时候,最好参照期刊最新一期的格式。此外,如果您投稿时按照期刊的体例格式,也体现了您的细心与对期刊的尊重与敬意。
9.请问校级的教改类文章可以投核心期刊吗?
只要文章选题是外语教师关注的、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欢迎向本刊投稿。
10.请问投稿后一般多久能得到回应?
投稿后,一般是一个月到三个月内会回复作者。在一个月到三个月之间,如果没有收到回复也可以询问一下。
11.高职院校的英语老师可以向核心期刊投稿吗?会直接被拒稿吗?
不会的。本刊支持一线教师开展研究,而且研究范围包含多语种、覆盖全学段。如果拒稿,一定是文章选题不符合期刊定位。
12.我想投的期刊过去发表过很多文章与我的文章议题相关,但最近几年这个议题没有再发表文章,可是我对这个议题的研究已经完成了,文章也基本写完了,那么还要投这个期刊吗?
可以的,如果最近这几年没有相关文章,可能是因为没有新意。您可以比较一下现在写的文章与前几年这个期刊发的文章,如果有新的研究成果,您还是可以投稿的。
1. 稿件录用与否是否与作者资历有关?
作者资历不是判断的依据,因为我们的审稿采用的是匿名评审制度,审稿专家并不知道作者是谁,期刊非常注重培养年轻的作者,稿件录用与否,不看作者的学历、职称、职业和院校,只看文章的选题是否符合本刊录用的标准,所以还是希望各位老师作好学术规划,聚焦某一个研究领域去深入思考,从而能够写出更好的文章。
2.发文有职称要求吗?非通用语发文会受下载量等因素的影响吗?
我们没有职称要求,也不会考虑下载量的影响。我们会考虑论文是否符合期刊收稿范畴或范围,以及论文质量和研究价值。
3.若想投稿《外语教育研究前沿》,是否需要专家教授的推荐,存在什么门槛?
我们不需要任何推荐,符合期刊定位的论文都可以投稿,具体要求可以参考期刊的投稿方式(http://www.celea.org.cn/class/23)。
1. 比较关心版面费的标准,可否介绍一下?
我们是不收版面费的。本刊从未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进行论文代发业务,也不收取作者任何费用,请各位作者提高警惕,谨防受骗。
2. 对已在期刊发表过一篇文章的作者,下一篇的投稿是否有时间间隔,比如说刊发一年后是否接受再次投稿?
对同一作者的文章一般一年不会有两篇,但即使是跨了年,连着两期也不会刊登同一作者的文章。
3. 联系编辑部有哪些方式?
作者可通过如下三种渠道与编辑部取得联系
1)电话:010-88819032/9012
2)电子邮箱:fleic@fltrp.com
3)在线投稿系统:http://submit.celea.org.cn/fleic
本刊编辑部仅会通过以上邮箱、电话以及投稿系统联系作者,通过其他渠道联系作者的信息均不可轻信。
温馨提示:如需在页面搜索关键词,可按control+F键实现
点击下载:《外语教育研究前沿》审稿(投稿)常见问题
1.对书评有没有什么要求,必须是国外新出版的吗?可以是新出版的教材吗?